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1.22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么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貶詞,小東西。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若沒有個天公筭計,險些兒被么麼得意。」《聊齋志異.卷四.狐諧》:「我今所見,細細么麼,不是狐兒,必當是狐孫子!」
蒙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未開的兒童。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不思做蒙童時節,教你讀書識字,那師傅費他多少心來!」《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他從來肚裡也莫有通過,借在個土地廟裡訓了幾個蒙童。」
脫穎囊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鐵錐於布囊,其尖端必穿透布囊而露出。比喻有才識者,出人頭地。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險些兒早狗烹錡釜,做不得脫穎囊錐,尚兀是曳尾泥塗。」
曏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儀禮.士相見禮》:「曏者,吾子辱使某見,請還摯於將命者。」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曏者,草木無知,謬言害事。」
羽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雉雞的羽毛或旄牛尾裝飾的旌旗,王者出遊時車上所立。《左傳.定公四年》:「晉人假羽旄於鄭,鄭人與之。」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您看羽旄之影漸沒,車馬之音不聞。」
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儋為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故稱為「儋石」。也有人以為一石為石,二石為儋,指一人能擔的粟米。用來指少量的糧食。晉.陶淵明〈勸農〉詩六章之五:「儋石不儲,飢寒交至。」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家儲無儋石,今麥收多十斛矣。」
浮萍大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相逢不易。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他鄉何處是,迷路問誰來?那狼呵,知您的浮萍大海。」
墨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研究信奉墨翟學說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自家墨者東郭先生的是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
毛寶放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晉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寶戍守邾城。有一軍人,在武昌買得一白龜,漸長遂放生於江中。後邾城失守,渡江者皆溺水。養龜者披鎧持刀,自投於水中,覺身墜一石上,視之,乃是先前放生的白龜正馱己上岸。見《晉書.卷八一.毛寶傳》。後比喻施恩獲報。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昔毛寶放龜而得渡,隋侯救蛇而獲珠。」
牛犢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牛。如:「這母牛剛產下一頭牛犢子。」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做牛犢子時,觔力猛健,老農最是愛惜。」也稱為「牛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