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南朝梁慧皎撰,十四卷。記載從東漢到梁初的高行誼,凡二百五十七人,附見者兩百餘人。本書為類傳體,分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明律、亡身、誦經、興福、經師、唱導十門。但因時地所限,人物多偏在江左。此後,唐道宣著《續高傳》,宋贊寧著《宋高傳》,明如惺著《明高傳》,大致都依這部《高傳》的體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尼姑。《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理刑道:『還是男在內?女在內?』皂隸道:『止有女五人。』」
塞瑪;迴旋苦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土耳其蘇非回教徒(Sufi Muslims)古老神秘儀式,在土耳其成為共和國時曾被禁止,但於1950年代為觀光的原因再度重現。茹弭(Mevlana Celaleddin Rumi, 1200?-1273)為此教派之創始者,也被稱作先知,現今每逢茹弭祭日都有此舞之表演。以茹弭的說法,配著崇拜詩文或音樂跳無盡的迴旋舞是為達到宗教的心醉神迷狀態。苦修跳舞時都自認為茹弭之化身,他們脫去代表死亡的黑斗篷,將白褲腳反摺處摺回,以反時針方向緩慢地旋轉。其右手掌向上,以獲取天意;左手掌向下,喻傳達天意予萬民。苦修的大氈帽表示墓碑。跳起迴旋舞時,大圓裙邊緣因繡有毛氈花樣,形成美麗的圓狀圖樣。此舞伴奏方...
《The JVC Video Anthology of World Music and Dance》.
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合,團眾之意。和合是指出家眾。
粥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會吃飯而不用心修行的人。比喻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新五代史.卷五四.雜傳.李愚》:「廢帝亦謂愚等無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飯爾!』以謂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也。」清.徐珂《清稗類鈔.迷信類.蔣退庵夢羅漢》:「佛前兩羅漢侍,拜其左。右以手招之曰:『彼粥飯耳,何足為汝師!』」
伽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伽制度指匡正尼行為的制度,又稱清規、禁,即團除戒律之外,另制定其他若干約束尼言行的條律制度。
  中國伽制度創始於東晉道安;道安住襄陽時,眾繁多,而感傷戒律不全,痛威儀多缺,於是制定尼軌範,條為三例:(1)行香定座講經之法;(2)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3)佈薩差使悔過等法。行香,乃施主為眾說齋食時,先將香分配給信眾,而行燒香繞塔禮拜的儀式。行香時,受香者須唱佛偈:「戒定慧解知見香,遍十方界常芬馥,願此香煙亦如是,無量無邊作佛事。」定座,指大法會儀式間,手執香爐,行於導師前之小職稱,因其定座於導師之下,故稱定座。常日六時行道飲食之法,指每日課誦齋粥的儀式,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出家人。唐.白居易〈留題天竺靈隱兩寺〉詩:「徒多悵望,賓從亦裴回。」《董西廂》卷一:「由是徒知生疏於財而重於義,過善之,乃呼知事引於塔位一舍後。」也稱為「眾」。
不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沒用處。《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若揀個好的,也還有指望,倘一時沒眼色,配著一個不不俗,如醉如痴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代稱替代初生的皇太子及諸王出家為的幼童為「替」。《稱謂錄.卷三一..替》引張爾岐《蒿菴閒話》云:「明朝凡皇太子諸王生,率剃度幼童一人為,名曰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人、寺廟的官吏。《儒林外史》第四回:「屠戶拿著銀子,一直走到集上庵裡滕和尚家。恰好大寺裡官慧敏也在那裡坐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