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0.50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徬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猶疑不決。[例]究竟去或不去,他的內心徬徨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心認可或允許卻不表現出來。[例]默許、默認
無病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病而呻吟」。例如宋代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一三談到漢代蔡琰所作的〈胡笳〉詩,雖然不合楚語,但是情感從內心發抒出來,真誠動人,勝過那些不病而呻吟的作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心、心中。如:「耿耿於懷」。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辨我是雄雌。」3.《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而得仁,不怨。」 懸問凡是作者內心確實存有疑惑,而刻意將此疑惑懸示出來詢問讀者的一種設問,便叫懸問。此種設問,既沒有答案,又不容易想出答案,只覺弦外有隱約餘音,讓讀者去尋思揣摩。如:1.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2.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3.吳延玫<火鷓鴣>:「你不知道那聲音是來自地下,還是來自天上?」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芒尖和刺扎在背上一般。比喻痛苦或內心極度惶恐不安。[例]執法人士對心懷不軌的人來說,猶如芒刺在背。
扼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握腕,以表示內心的情緒:(1)失意的樣子。《醉醒石》第一四回:「故寒窗扼腕,靜舍悲歌,便做出三上書,幾叩門根柢。」(2)憤怒的樣子。《戰國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舊唐書.卷一八七.忠義列傳上.王義方》:「姦臣肆虐,足使忠臣抗憤,義士扼腕。」(3)表示得意、振奮。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唐.白行簡《李娃傳》:「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4)表示同情與惋惜。《螢窗異草.秦吉了》:「不意妾半途折翼,致姊竟遭爍金,負屈重泉,良堪扼腕。」《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人家知道他於這個小兒子鍾愛特甚,見了面都著實代為扼腕。」也作「搤腕」。
危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我們的。有人就認為賈誼是在「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意思是說賈誼是在故作驚人之語,好痛快地抒發內心的憤悶。呂氏這篇文章是今天可以找到關於「危言聳聽」較早的源頭。
河東獅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文學家蘇軾有一位好朋友,名叫陳慥。蘇軾被貶到黃州時,常常跟他往來,一起聊天、遊玩。陳慥也十分好客,常設宴款待各方好友,談天說地直到天亮。但他的妻子柳氏個性凶悍善妒,不喜歡他這樣通宵達旦地玩樂,常常在大家聊得高興之時,在隔壁房裡像獅子怒吼般大叫,嚇得陳慥直發抖,連手裡拿的枴杖也掉落地上,內心茫然而不知如何是好。曾為座上嘉賓的蘇軾便以此寫了這首小詩,開開好友的玩笑。因為陳慥的妻子姓柳,而河東是柳姓的郡望,蘇軾便用「河東獅子」暗指這位凶悍善妒的夫人。後來「河東獅吼」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妻子凶悍發威。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枯石爛」係由「海枯」及「石爛」二語組合而成。 「海枯」是出自唐.杜荀鶴〈感寓詩〉,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杜荀鶴對人心難測有感而發,他認為海乾枯了,終有見底的一天,而人一直到死都很難了解他們的內心。 「石爛」則是出自唐.杜牧〈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