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 元代陳基所作的〈次韻吳江道中〉詩,寫到:「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詩中描述才剛出門,迎面而來的清風就灌入衣袖中,只覺得身子輕飄飄的,他拄著手杖伴隨月光漫步到長橋。「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 + 「兩袖清風」原作「清風兩袖」。明代廣泛流傳一則關於于謙為官清廉的故事,內容是說于謙之前的河南官吏在回京城議事時,都會順便帶點絹帕、磨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下一首〈入京〉詩說道:「那些地方特產本是供人民享用,只因官員強行搜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逗留、拖延。如:「他動作緩慢,摸了半天才出門。」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元史.卷一四二.徹里帖木兒列傳》載:元順帝時,徹里帖木兒廢除科舉制度,監察御史呂思誠反對,並加以彈劾,但順帝仍採納廢科舉之議。而參政許有壬也表示強烈反對且據以力爭。許有壬當初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後來升為參政。但他不但反對無效,元順帝還故意讓許有壬在詔令頒布時,跪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來折辱他。許有壬怕不聽命會遭來禍患,只好勉強贊成廢科舉。治書侍御史普化看到就譏諷許有壬說:「你是通過科舉考試的人,現在要廢除科舉制度,你又跪在第一個,真是過河拆橋啊!」許有壬聽了覺得很丟臉,就稱病不出門。後來「過河拆橋」用來比喻不念舊情,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馬馳出門外的樣子。《說文解字.門部》:「闖,馬出門貌。」
覆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道:「罷,罷,只願你嫁得丈夫,強似朱買臣的便好。」其妻道:「好歹強似一分兒。」說罷,拜了兩拜,欣然出門而去,頭也不回。……買臣教請他後夫相見。不多時,後夫喚到,拜伏於地,不敢仰視。買臣大笑,對其妻道:「似此人,未見得強似我朱買臣也。」其妻再三叩謝,自悔有眼無珠,願降為婢妾,伏事終身。買臣命取水一桶,潑於階下,向其妻說道:「若潑水可復收,則汝亦可復合。念你少年結髮之情,判後園隙地,與汝夫婦耕種自食。」其妻隨後夫走出府第,路人都指著說道:「此即新太守夫人也。」於是羞極無顏,到於後園,遂投河而死。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喻世明言.第二卷.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夫人道:『賢婿,此處非你久停之所,怕惹出是非,貽累不小,快請回罷。』教管家婆將兩般首飾,納在公子袖中,送他出去。魯公子無可奈何,只得挹淚出門去了。」
東窗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秦檜與妻王氏在東窗下密謀陷害岳飛。秦檜死後受譴責,於冥司托人告訴王氏說,東窗下的密謀已經暴露了。見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四.佞倖盤荒》。後以此比喻陰謀敗露,將被懲治。《警世通言.卷二○.計押番金鰻產禍》:「我早間見那做娘的打慶奴,晚間押番歸卻,打發我出門。莫是『東窗事發』?若是這事走漏,須教我吃官司,如何計結?」也作「東窗事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繞、籠罩。唐.元結〈招陶別駕家陽華作〉詩:「清渠匝庭堂,出門仍灌田。」《鏡花緣》第八八回:「近披香雨,遠匝醲煙。」
約法三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劉克莊〈沁園春.老子衰頹〉詞:「老子衰頹,晚與親朋,約法三章。有談除目者,勒回車馬,談時事者,麾出門牆。」
乖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性情執拗,不講情理。《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丈夫若是假乖張,又道娘子垃圾相,你可急急走出門,饒你幾下捍麵杖。」《紅樓夢》第三回:「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