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絆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拘繫千里馬的腳。比喻賢才受拘束,無法一展長才。《淮南子.俶真》:「身蹈于濁世之中,而責道之不行也。是猶兩絆騏驥,而求其致千里也。」北周.庾信〈謹贈司寇淮南公〉詩:「絆驥還千里,乘鵬更九飛。」
伏櫪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驥伏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驥伏櫪」出自三國魏.武帝〈步出夏門行〉。其中詩句說:「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千里馬雖然老了,伏在馬槽邊,仍然想奔跑千里的路程,來襯托積極於建立功業的人雖然年老,但雄壯豪邁的志向並未消失。後來「老驥伏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專用來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壯志。
汗血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千里馬。宋.陸游〈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作〉詩:「將軍櫪上汗血馬,猛士腰間虎文韔。」
古代寓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本介紹: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材,是大有勸欲或諷刺的故事,他具有勸喻、諷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種有故事情節的文學作品。內 容: 我國寓言非常豐富,例如:求千里馬、黔驢技窮、鷸蚌相爭等等。從先秦到明清時期,處處都可看到寓言的痕跡。而寓言在每個朝代的風格也都有所不同,可從寓言中窺探一二。除此之外,現在亦有許多網站提供兒童閱讀寓言,例如:大紀元教育往中有教育園地、明慧學校也有提供些許寓言。
買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有人欲以千金購買千里馬,三月後馬死,仍以五百金買回馬首,以表示惜念之心。典出《戰國策.燕策一》。後以買骨比喻求賢心切。五代十國閩.徐夤〈偶題〉詩二首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皇毛。」
孟良盜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寫楊延昭抗遼兵,被困檀州,遣孟良赴五臺山請五郎下山解圍。五郎要孟良先至八賢王處借馬,八賢王不肯,孟良乃盜其千里馬,誘八賢王來追,轉赴檀州解圍。
天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里馬。《文選.張協.七命》:「大夫曰天驥之駿,逸態超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