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布。《文選.鍾會.移蜀將吏士民檄》:「而巴蜀一州之眾,分張守備,難以禦天下之師。」
所向摧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此將相之器。」……復以偏將軍東從上攻邯鄲,擊青犢于射犬,大戰至日中 ,賊陣堅不卻。上傳召復曰:「吏士饑,且可朝食。」復曰:「先破之,然後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諸將皆服其勇。
連天烽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乞降,不許。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注解〕 (1) 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上設有望樓,為古時用來偵察敵情的戰車,亦名望樓車。 (2) 瞰臨:從高處往下看。瞰,音ㄎㄢˋ。 (3) 鉦鼓: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鉦,音ㄓㄥ。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是古代行軍樂器。
攸向靡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此將相之器。」……復以偏將軍東從上攻邯鄲,擊青犢于射犬,大戰至日中 ,賊陣堅不卻。上傳召復曰:「吏士饑,且可朝食。」復曰:「先破之,然後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諸將皆服其勇。
攘袂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起衣袖,咬牙切齒。形容激動、憤怒的樣子。宋.秦觀《進策.邊防上》:「吏士攘袂切齒,皆欲犁其庭而掃其閭。」
差強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右,上未安,則側足屏息;上安,然後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如意,漢2>常獨繕檠弓戟3>,閱具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攻具,上賞嗟曰:「吳公差4>強5>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封廣平侯。與蘇茂周建戰,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後至者斬。」遂鼓而進,賊兵大敗,討富平獲索二賊于平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周書.卷二五.李賢列傳》。 (2) 漢:吳漢(?∼西元44),東漢南陽宛人,字子顏。初為亭長,王莽末年流亡至漁陽,後歸附劉秀,與諸將擁劉秀為帝,鎮壓銅馬、重連、高湖、青犢、五校等軍,任大司馬,封舞陽侯,卒謚忠。 (3) 繕檠弓戟:修理調整兵器。繕...
明修暗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八月,漢王用韓信4>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5>。邯迎擊漢陳倉6>,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后於沛。 〔注解〕 (1) 漢王: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
安土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生活安定,樂於從事的職業。參見「安居樂業」條。《三國志.卷一○.魏書.賈詡傳》:「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初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晚上七時至九時。《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初夜,遂將吏士往奔虜營。」宋.呂渭老〈江城子.曉參垂戶宿酲醒〉詞:「敧枕欲尋初夜夢,雞唱遠,曉蟾傾。」也作「初更」。
紙上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