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4.1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依本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依樣畫葫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臣陶穀博學多識、文筆很好,擔任翰林院學士一職多年,一直期望能受到重用,可是幾次晉升為宰相的人,往往文筆不如他,名譽和聲望也都在他之下。他心裡很不平,於是要他的朋友在宋太祖面前推薦他,並認為自己在翰林院任職多年,為國家盡心盡力,應當升職。但宋太祖並不重視文學,認為翰林院學士所草擬的典章制度,只是拿前人的舊本來改動字句,就像俗話說的依照葫蘆的樣子畫葫蘆罷了,哪裡需要盡什麼力?陶穀知道後就在翰林院的壁上寫下一首詩,自嘲只能「依樣畫葫蘆」,不能有所作為。後來「依樣畫葫蘆」被用來比喻一味模仿,毫無創見。
茂實英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美的事跡和好的名聲。比喻事跡和聲譽都很顯著。《梁書.卷二五.徐勉傳》:「洪規盛範,冠絕百王,茂實英聲,方垂千載。」也作「英聲茂實」。
收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視影像和聲音的接收。[例]受到地形的阻隔,山區電視的收視情形普遍不理想。
皇甫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約717-770)字茂政,潤州丹陽人,晉高士謐之後。十歲即能為文,曾受知於張九齡。天寶十五年,舉進士第一,授無錫尉,曆左金吾兵曹。王縉為河南帥,表掌書記。大曆十才子之一,大曆初,累遷右補闕,奉使江表,卒於家。 著作: 《全唐詩》錄存他的詩二卷,事見《新唐書‧傳文藝》和《唐詩紀事》卷二七、《唐才子傳》卷三。 評價: 皇甫冉所作詩歌,才鍾於情,遠出情外,天機獨得,充滿了新意和秀句,在文字和聲調的運用上,很有巧思。
律呂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御定,五卷,分三編,上編二卷為正律審音,下編二卷為和聲定樂,續編一卷為協均度曲。又後編一百二十卷,乾隆十一年(西元1746)敕撰,凡祭祀朝會所用之樂及樂器、樂制、樂章,無不詳備。
依本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依樣畫葫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臣陶穀博學多識、文筆很好,擔任翰林院學士一職多年,一直期望能受到重用,可是幾次晉升為宰相的人,往往文筆不如他,名譽和聲望也都在他之下。他心裡很不平,於是要他的朋友在宋太祖面前推薦他,並認為自己在翰林院任職多年,為國家盡心盡力,應當升職。但宋太祖並不重視文學,認為翰林院學士所草擬的典章制度,只是拿前人的舊本來改動字句,就像俗話說的依照葫蘆的樣子畫葫蘆罷了,哪裡需要盡什麼力?陶穀知道後就在翰林院的壁上寫下一首詩,自嘲只能「依樣畫葫蘆」,不能有所作為。後來「依樣畫葫蘆」被用來比喻一味模仿,毫無創見。
樂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北周置,職如周代的大司樂,分為上士、中士,為國家的音樂官府。唐代樂部分為立伎部與坐伎部,後廢。清代再設樂部,分為神樂及和聲二署。專司朝廷和宮內音樂之供應。
絕對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指器樂曲,相對於標題音樂的美學概念。為英語absolute music的意譯。指創作者創作時沒有明確標題,不受非音樂因素影響的音樂,只有樂曲的形式與體裁,其內容都由欣賞者自行去理解,如古典時期非標題交響曲、室內樂或奏鳴曲。
哩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哩、囉為曲中的和聲字,不具意義。後也用作擬聲詞。宋.金盈之《醉翁談錄.卷六.居士夏月舉火》:「為說破,木人昨夜問三臺,拍手起來唱哩囉。」
七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把十二律中的七律說成七始,以黃鐘、林鐘、太簇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賓、南呂、應鐘為春夏秋冬之始。《漢書.卷二二.禮樂志》:「七始華始,肅倡和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敷訓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