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墜陷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落人圈套或自取禍害。如:「他原想讓對方出醜,卻反倒讓自己進退兩難,可謂自墜陷阱,自作自受了。」
珠圍翠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隨侍的美人眾多。明.顧大典《青衫記》第三齣:「怎禁得煙花圈套。便玉軟香溫,珠圍翠繞。」《紅樓夢》第三九回:「劉老老進去,只見滿屋裡珠圍翠繞,花枝招展,並不知都係何人。」也作「珠繞翠圍」、「珠圍翠擁」。
鉤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鉤,用言語誘逗人。索,從無罪中搜尋過失。鉤索比喻設下圈套,陷害別人。《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卻只是心懷叵測,陰賊刻深,好鉤索人情深淺,又能為矯情忍訽之事。」
插圈弄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計圈套害人。如:「他常玩弄插圈弄套的伎倆,使得朋友皆對他有所防範。」
打鳳撈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排圈套,使人中計。元.朱庭玉〈青杏子.樓閣倚晴空套.還京樂〉曲:「要指望合歡共籠,月枕雙攲,雲衾並擁,鋪謀下打鳳撈龍。」也作「打鳳牢龍」。
行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騙人的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閣下!你想那姓劉的,不是故意做成這個圈套來行騙麼?」
打鳳牢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排圈套,使人中計。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准備著天羅地網,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殺人、殺人的戰場。」元.喬吉《揚州夢》第二折:「怎承望曉來誤入桃源洞,又則怕公孫弘打鳳牢龍。」也作「打鳳撈龍」。
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圈套,計謀。《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吳公子是慣家,這些套子,怎地瞞得。」
上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當、落入圈套。《金瓶梅》第二八回:「今日我著實撩逗他一番,不怕他不上帳兒。」也作「上套」。
念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圈套騙取財物。《聊齋志異.卷四.念秧》:「隨機設阱,情狀不一,俗以言辭浸潤,名曰:『念秧』。」《鄰女語》第五回:「不磨聽了大驚,以為是念秧之流,即刻嚴詞拒絕而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