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尋章摘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書》(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學乎?」咨曰:「吳王1>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2>,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3>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注解〕 (1) 吳王: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經略:經營謀劃。 (3) 效:取法。
刮目相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並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5)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吳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
中元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元普渡在民間傳統中,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中元節為什麼要拜拜普渡呢?所謂中元節,其實是結合佛教「目連救母」發展出 來的「盂蘭盆節」,以及道教天、地、水三官的「三元祭」演變而成的民間習俗,前者為孝親而超渡孤魂餓鬼,後者是地官清虛大帝巡視人間赦罪之日,因此要誦 經、祭拜,由於「盂蘭盆節」及「中元」恰巧都在農曆7月15 日,後來便結合成我們現今所說的「中元節」,要拜神也要以牲果來普渡孤魂野鬼。廟裡拜、公司拜、家裡也拜,儀式有何不同?中元普渡形式眾多,有由數個村里或地方大姓宗親舉辦的公普或廟普,通常在每年農曆7月的同一天,以一個...
藍田出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5) 瑾:諸葛瑾(西元174∼214),吳國大臣。字子瑜,諸葛亮的哥哥,孫權的主要謀士之一。曾多次前往蜀國為使,向劉備索討荊州。孫權稱帝後拜為大將軍,領豫州牧。 (6) 藍田:山名。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南,相傳此山出美玉。
羅馬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和時代的結束在攻下迦太基後,羅馬繼續他的征戰。從西元前2世紀到前1世紀,西班牙、高盧和一些由亞歷山大帝後繼者領導的希臘化各王國(馬其頓、希臘與地處今土耳其的本部王國),如今皆在羅馬的統治之下。羅馬人躍為地中海地區的主宰,從此之後把地中海稱為我們的海。共和時期的豐功偉業,帶給羅馬人大量的黃金、糧食及奴隸,因而明顯地轉化了社會結構:貧富間差距拉大;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對傳統習俗不佳以往重視。然而,因戰功而名聲大噪的將軍,極欲掌權,進而引發內戰,威脅了共和政體。著名的演說家、政治家西塞羅(註2.)挺身保衛共和,卻在西元前43...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爾幹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際結盟關係,在數週內主要歐洲列強紛紛捲入戰爭。 此兩次戰爭使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版圖銳減,雄霸依時的龐大帝國終於氣數將盡。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斐迪南大公英文關鍵字: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299。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羅馬和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和邊防長城,都無法抵禦他們的攻勢。地國內所有的城市為了自保,各自築起了圍牆。西元275年,奧理安大帝在羅馬建立一道城牆,這就是奧理安城牆。西元406年,蠻族大舉入侵萊茵河地區,羅馬和各型者間的商業往來因此而癱瘓。西元1世紀,一個新的宗教─基督教,開始改變羅馬人民的信仰。起源自羅馬行者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當時已傳遍全帝國,但由於基督教的教義是拒絕參加禮拜皇帝的活動,所以基督徒不斷地受到迫害。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鑒於越來越多人信仰基督教,變承認...
朱元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簡介2 政治制度3 軍事制度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簡介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中國明朝開國皇帝,漢族,姓朱,名元璋,原名重八,後更名興宗,字國瑞,生於濠州鍾離之東鄉。廟號太祖,諡高皇帝。因年號洪武也俗稱朱洪武或洪武大帝。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參與元末民變,反抗蒙元政權;先後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其他起義軍,統一南方,後北伐滅元,建立大一統的明皇朝。明太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例行節儉,立《大明律》,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與官僚,禁止百姓自由遷徙,嚴厲打擊官吏的貪污腐敗,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
波斯帝國(Persian Empi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