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0.01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斗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柱間的銜接結構。在立柱與橫梁交接處的弓形木叫栱,栱與栱之間的木塊為斗。功能在增加梁的承重量,且可使屋簷向外伸展翹起,為中國傳統建築的特色之一。如:「這座廟宇的斗栱上有精緻的雕刻和彩繪,非常具有特色。」也稱為「枓栱」。
簷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屋簷間流下的水滴。唐.包何〈裴端公使院賦得隔簾見春雨〉詩:「須移戶外屨,簷溜夜相侵。」
晨鐘暮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的〈山中〉詩,使用了「朝鐘暮鼓」。這首詩表達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於京城的榮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都無法傳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雲高掛天空。世間的事物既分歧又複雜,還不如像那河邊的人們,平淡的過一生。詩中充分表達出遠離塵囂、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後來「暮鼓晨鐘」這句成語除用來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外,也用來指一日的時光,亦用來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在人管轄限制下,只好委曲順從。《水滸傳》第二八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好。」也作「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
底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下面。如:「屋簷底下有燕子築巢。」
滴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屋簷。《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高翰林拱手立在廳前滴水下,叫管家請轎,開了門。」
風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金屬、玻璃或竹木等材料所製成,有各種形狀,掛在屋簷下或窗邊,風一吹動,即會發出清脆聲音的飾物。如:「輕風吹來,窗前的風鈴便叮噹作響。」也稱為「風鐸」、「鐵馬」、「簷馬」。
外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外。《南齊書.卷二五.列傳.張敬兒》:「尚氏猶居襄陽宅不自隨,敬兒慮不復外出,乃迎家口悉下至都。」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有農夫于某,家小康。一夕,于外出。劫盜數人從屋簷下,揮巨斧破扉。」
夏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這個大的時代,讓當時的觀眾聽到些將要到來的時代的腳步聲音」(註:夏衍:《談〈上海屋簷下〉的創作》,《劇本》1957年4月號)。夏衍大部分的創作是有政治色彩的,後來在夏衍的《夏衍論創作》自序中說,文藝為政治服務的觀念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證明了它不僅不很完善,而且很明顯地帶有左傾思潮的烙印,夏衍說:「我不止一次說過和寫過,我不是一個作家,更不是一個文藝評論者,在半個世紀的歲月中,我只是文藝園地裡的一個雜工,乾了一些碎活... ...任何一個人,在一個特定的時代和環境中,不可能不受到歷史、社會條件的影響和制...
水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下落的水點。[例]陣雨過後,水滴沿著屋簷掉落下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