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灣獼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扁,臉淡紅色,廣泛分布於台灣從南到北各山區,分布於低海拔到3000公尺以下地區,常出現在森林當中裸露岩石峭壁或水源地活動,也善於攀岩、游泳。以植物為主食,也會取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和在草灌叢中覓食。(註1) 搖樹具有威嚇作用在休息覓食間,猴群中成年的個體也會隨時警戒周圍的環境,當有人或猛獸靠近,或打雷、飛機經過的時候,這些成年的獼猴會翹著屁股,伏身前望。一旦確定敵害存在,牠們就在直立的樹梢枝幹上猛力地前後搖晃;或是在平展的樹枝上上下下跳躍,使樹枝因搖動而發出聲響,並同時發出叫聲產生威嚇作用。(註2)= 猴子的紅屁股成熟的獼...
紫嘯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低海拔樹林下層或湖泊溪流外型特徵:全身大致為黑色而有藍紫色光澤,眼紅色習性:性機警,喜於山澗溪中岩石或溪旁陰溼地帶活動,以昆蟲、爬蟲等動物為食;遇驚擾時會快速直線低飛。<註1> 耀眼的紫嘯鶇他的身體在陽光及適當角度下,那藍紫色的光澤就會特別耀眼,尤其是小覆羽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非常明顯。在初級及次級飛羽和尾羽外側羽瓣都有藍色的物理光澤,而雛鳥的頭、背上有少許灰色毛狀絨羽。 橋墩與繁殖紫嘯鶇是溪流鳥類,會利用橋墩等人工設施的縫隙築巢,繁殖季節雌雄共同育雛。<註2>雄鳥在巢外負責警戒安全,雌鳥則是巢...
地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究地球表面及內部的質地為何種狀況,包括地殼中岩石的種類、成分、分布和結構。
犀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面吃草,因此又稱「方唇犀牛」。白犀牛白天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泥中打滾,夜間才會開始吃草。雄性在河流和岩石為界的領地上巡視,擊退出現的對手,但會讓雌性或是接近成年的同類進入。(註2) 黑犀牛黑犀牛主要以樹木和灌木當作食物,牠們上嘴唇像前突起,而且非常靈活。黑犀牛比白犀牛好鬥,遇到危險之後並不是馬上逃開,而是直接衝上去。黑犀牛是近視眼,但嗅覺相當靈敏,習慣將自己的糞便踢開。牠們大多白天也都在休息,常常暴露在陽光下,不過,牠們每隔一小時就會站起來幾分鐘活動一下。大概下午晚些時,牠們到泥水中打滾,或許也是為了擺脫夜晚蚊蟲的騷擾。...
地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內部層狀結構的最表層部分。其主要由堅硬的岩石所組成,主要成分包括氧、矽、鋁、鎂、鐵等。在陸地部分地殼厚約三十五公里,以花崗岩為主;在海洋部分地殼厚約五公里,以玄武岩為主。
物理風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械性風化(mechanical weathering)或稱物理風化(physical weathering)岩石因為受到熱力或壓力變化而膨脹或收縮、岩石裂隙中的水反覆結凍或解凍,以及岩體內晶體的成長或生物的鑽鑿活動,均為導致岩時崩解的主要機械性風化作用。目錄1 熱脹冷縮 (Thermal Expansion)2 凍裂作用 (Frost Action)3 水力作用(Hydraulic Action)4 鹽結晶作用 (Salt Crystalliza...
堆積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外營力2.1 1. 水流堆積:2.2 2. 風力堆積:2.3 3. 冰川堆積: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定義「堆積作用」是指地表堅硬物質(如:岩石)受到長期物理風化、化學風化、侵蝕作用後,其產物細末受到的表外營力的搬運作用開始移動,當外營力(如:河流水力、風力)開始發生速度降低的現象,會有部分較重的物質開始掉落沉積,久而久之便有堆積的效果。(註1) 外營力 1. 水流堆積:在水流減速而產生的沉積過程中,大、比重大的物質會先發生沉澱、沉積的現象,而粒徑小、比重小的則會在較晚發生沉積現象,當水流中含有大量泥沙時...
礫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石頭。地質學上稱由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經風化作用而形成的小石子,通常直徑介於2-64毫米。常沉積在河床或山麓和山前地帶。《韓詩外傳》卷三:「夫太山不讓礫石,江海不辭小流,所以成其大。」
標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處理,可長久保存原貌的動、植、礦物等。如蝴蝶標本、岩石標本。
海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石蓴(ㄔㄨㄣˊ)科海苔屬。體略呈圓形、無孔,邊緣縐縮,高約九至十公分,呈黃綠色。生長在淺海岩石上,可食用。[例]海苔是一種天然的健康食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