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手巾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飯館、火車或劇場中侍者拿溼手巾供客拭面,稱為「手巾把子」。《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誰知拿了進去,欽差還沒有聞著,打手巾把子的人已經挑眼了。」
|
唐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帝王所戴的一種便帽。後來演變為一般讀書人所戴的帽子。《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正在鬥熱之際,忽見牆缺處有一美少年,紫衣唐巾,舒頭觀看,連聲喝采。」
|
方巾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巾,明朝書生日常戴的帽子。方巾氣本指文人氣息,後形容人思想、言行迂腐呆板。
|
巾箱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版本的古書。因南齊衡陽王蕭鈞手寫五經,其外形體積不大,可放置巾箱中,便於攜帶,故稱為「巾箱本」。見《南史.卷四一.齊宗室傳.衡陽元王道度傳》。
|
巾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頭巾和長衣。泛指官定的士人服飾。《明史.卷六七.輿服志三》:「二十四年,以士子巾服,無異吏胥,宜甄別之,命工部制式以進。」《聊齋志異.卷二.紅玉》:「試期已迫,巾服尚未復也。」
2.穿戴巾服。清.洪昇《長生殿》第一四齣:「小生巾服扮李謩上。」
|
枕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罩在枕頭上的巾子,今多為毛巾。
|
方巾闊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帶方巾,身穿闊服。多為讀書人的裝束。《三國演義》第七五回:「平視其人:方巾闊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國譙郡人,姓華,名佗,字元化。』」《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季葦蕭迎了出去,見那人方巾闊服,古貌古心。」
|
三角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正方形的布依對角線為準而摺成的三角形布巾。可當作包紮繃帶或懸臂吊帶等。
|
不帶頭巾男子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作品中指具有男子氣概的女性。《水滸傳》第二四回:「我是一個不帶頭巾男子漢,叮叮噹噹響的婆娘。」也作「不戴帽兒的漢子」、「不戴頭巾男子漢」、「不裹頭巾的婆婆」。
|
汗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手帕、手巾。《金瓶梅》第八三回:「一面開櫥門,取出一方白綾汗巾,一副銀三事挑牙兒答贈。」《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聘娘又拿汗巾替四老爺拂了頭巾,囑咐道:『你今晚務必來,不要哄我老等著。』」
2.腰帶。《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又哭了一回,把個坐兀子填高,將汗巾兜在梁上,正欲自縊。」《紅樓夢》第二一回:「這半個月難保乾淨,或者有相厚的丟失下的東西……戒指、汗巾、香袋兒。」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