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珠遺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滄海遺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狄仁傑(西元630∼700),字懷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據《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列傳》載,狄仁傑的祖父和父親均在朝為官,家學淵源深厚,使他從小便受到嚴格的教育,潛心研究學問。在他小時候,有次門人被人殺害,官吏便到狄家來盤問案情,所有人都爭著向官吏辯護自己的清白,只有狄仁傑繼續專心讀書,沒有受到影響。後來狄仁傑以明經舉第,出任為汴州參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訝,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
田豫儉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魏并州刺史田豫,生活清苦,節儉樸素,凡朝中賞賜全部都散與將士,外族饋贈也都登記交由公家,而家中常貧困。見《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田豫》。後多指儉約清廉者。
良時美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時光,宜人的景色。唐.楊烱〈送并州旻上人詩序〉:「況乎人生天地,嶽鎮東西,良時美景,始雲蒸而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也作「良辰美景」、「良辰媚景」。
曇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76~542)雁門(治所在今的山西省代縣)人,為南北朝弘揚淨土的高僧。早年出家,研修四論和關於佛性的學說,後因病,故希求長生,而到江南拜訪陶弘景,得仙經,歸途中遇到菩提流支,受觀《無量壽經》,決心專修淨土。並得到廣大信徒的歸依。魏主尊他為「神巒」,敕居并州大寺。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時常到介山之陰集眾念佛。曇鸞的淨土思想,強調依佛本願力。著有《往生論注》、《略論安樂淨土義》、《贊阿彌陀佛偈》等行世。也作「曇巒」。
遺珠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滄海遺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狄仁傑(西元630∼700),字懷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據《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列傳》載,狄仁傑的祖父和父親均在朝為官,家學淵源深厚,使他從小便受到嚴格的教育,潛心研究學問。在他小時候,有次門人被人殺害,官吏便到狄家來盤問案情,所有人都爭著向官吏辯護自己的清白,只有狄仁傑繼續專心讀書,沒有受到影響。後來狄仁傑以明經舉第,出任為汴州參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訝,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
并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西并州所出產的剪刀。宋.陸游〈對酒詩〉二首之一:「閑愁剪不斷,剩欲借并刀。」宋.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詞:「算空有并刀,難翦離愁千縷。」
綽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展開、放開。宋.魏了翁〈臨江仙.細雨斜風驅曉瘴〉詞:「綽開坦坦長途,膏車秣馬問程初。」《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今有并州大元帥,與親尊相見休辭,言絕旗幡綽開。」
宣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達詔書。《後漢書.卷五六.种暠傳》:「大將軍何進將誅宦官,召并州牧董卓,至澠池,而進意更狐疑,遣劭宣詔止之。」《西遊記》第三回:「通明殿外,有東海龍王敖廣進表,聽天尊宣詔。」
道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衛。唐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他是繼承北魏曇鸞淨土思想的大師,也是淨土宗的創始人之一。提倡稱名念佛,自己日念七萬遍,度眾無數,當時晉陽、太原、汶水三縣七歲以上男女沒有不稱阿彌陀佛名號的,可見他化人之深。著有《安樂集》二卷,將淨土法門作系統的闡述,為淨土宗的要籍。
臨水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途跋涉或遊覽山水名勝。唐.楊烱〈送并州旻上人詩序〉:「況乎人生天地,嶽鎮東西,良時美景,始雲蒸而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唐.劉禹錫〈酬馬大夫登洭口戌見寄〉詩:「新辭將印拂朝纓,臨水登山四體輕。」也作「登山臨水」、「登山涉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