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96 ms
共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撞頭搕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走投無路,到處碰壁。《朱子語類.卷四九.論語.子張篇》:「政如義理,只理會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卻不知前面撞頭搕腦。」
|
拈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及、提起。《朱子語類.卷一一八.訓門人六》:「只恁地輕輕拈掇過,便自然理會得。」
|
一棒一條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下一棒就留下一條痕跡。比喻做事踏實或說話切中要點,毫不含糊。《朱子語類.卷三四.論語.述而篇》:「大概聖人做事,如所謂『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直是恁地!」也作「一鞭一條痕」。
|
百計千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瞭、領悟。〔參考資料〕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三五.論語.泰伯篇》「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如今學者卻恁地慢了。譬如捉賊相似,須是著起氣力精神,千方百計去趕捉他,如此猶恐不獲。今卻只在此安坐熟視他,不管他,如何奈得他何!
|
兜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難纏、囉嗦。《水滸傳》第四七回:「卻又作怪!往常這廝不是這等兜搭。今日緣何恁地?」也作「兜答」「兜兜答答」。
|
恁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此、這樣。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相公,不妨事。你將耳朵來。……則除是恁的。」《西遊記》第三回:「這廝恁的神通,如何取勝?」也作「恁地」。
2.怎樣、怎麼。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三齣:「今日公暇,曾約黃山谷與印禪師再游赤壁。恁的尚未到也。」也作「恁地」。
|
瞧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出來、察覺。《水滸傳》第四五回:「石秀道:『緣來恁地。』自肚裡已有些瞧科。」《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庵主有些瞧科,挑他道:『敢是為沒有了老爹,冷靜了些?』」
|
出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少年男女到了青春期間,體態、容貌轉為美好出眾。《董西廂》卷六:「是則是言冤家沒彈剝,陡恁地精神偏出跳,轉添嬌,渾不似舊時了?」《醒世恆言.卷三六.沈節婦操心守志》:「回到家,長到一十六歲,越發出跳得一個好人。」也作「出挑」、「出脫」。
|
念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念貫注,一心一意。《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何須安一個『必』字在心頭,念念要恁地做。」
|
小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百姓。《左傳.桓公十三年》:「君撫小民以信,訓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朕深居九重,反不如小民直恁地快活!」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