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恬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境安然淡泊,不慕名利。漢.王充《論衡.自紀》:「充性恬澹,不貪富貴,為上所知,拔擢越次。」也作「恬淡」。
寡信輕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輕諾寡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輕諾寡信」一語,出自《老子》一書。「諾」是指承諾,「信」是指信用,意思是輕易許下承諾,往往很難做到《老子》是春秋時楚國的李耳所著,主張無為之說,闡述道、德的意義。在第六十三章中講述人應有的行事原則,不刻意、不生事、安於恬淡。將小看作大,大看作小,對仇人報之以德。困難的事要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大事要從小處著眼,因為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之處開始,而大事也都是從小處發起。因此聖人不會等問題變大後才去處理它,因此總能成大事。輕易許下諾言的人一定很難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就會常常遭遇困難。所以聖人不會看輕任何事,做事嚴謹仔細,然後就不會有困難的事發生了。後...
緩步代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也。 〔注解〕 (1) 斶:音ㄔㄨˋ。顏斶,戰國時齊國處士,生卒年不詳。性恬淡,不好富貴,齊宣王欲寵之,斶拒而不受。 (2) 晚食以當肉:沒有肉吃,就把吃飯時間挪晚,等餓一點再吃,吃起來就好比吃肉一樣美味。 (3) 貞正:堅貞正直。 (4) 自虞:自娛。虞,通「娛」。
遺臭萬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遺臭萬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遺臭萬年」原作「遺臭萬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類是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志人小說。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為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為人寡欲恬淡,雅好文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
綠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詭妙出奇──但另一方面,綠蒂卻又能夠這樣平易的語言、常見的意象,通過生命的觀照、生活的觸感,營造出恬淡而鮮活的詩境。]
遺臭萬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遺臭萬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遺臭萬年」原作「遺臭萬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類是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志人小說。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為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為人寡欲恬淡,雅好文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
太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虛無恬淡之道。《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田園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田園為題材,描寫田園風光、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為一種田園文學。此類詩的特色為自然恬淡、洋溢著寧靜、曠放的趣味或對已失落的理想、純潔世界所作的回顧與想像。如晉人陶淵明、古希臘人狄奧克利斯等,其詩篇多敘農村風物,故文學史上有「田園詩」之稱。
金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西元1735~1801)字輔之,一字蕊中,號檠齋,清安徽歙縣人。乾隆進士,授修撰。性恬淡,以病不復出,師事江永,治禮宗鄭玄。著有《禮箋》。
清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靜恬淡。《南史.卷四十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懋傳》:「諸子中最為清恬,有意思,廉讓好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