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押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租人於按期支付租金外,習慣上有時尚交與出租人一種保證金。其目的係在擔保租金之交付,而非以之按期抵租。
押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關處理私貨時,對容易腐敗、不易保存或有時間性效益的貨品,容許貨主提供擔保而領回處理,稱為「押放」。
保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他人的行為或財力負責擔保的人。也稱為「保見人」。
保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他人行為或財力負責擔保的人。元.無名氏《鴛鴦被.楔子》:「我借與他十個銀子,著他立一紙文書,你就做保人。」《三國演義》第五四回:「玄德親筆寫成文書一紙,押了字。保人諸葛孔明也押了字。」也稱為「保見人」。
外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所負外國的債款。
貼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貼現、放款。指中央銀行對銀行業的資金融通,其項目包括重貼現、擔保放款融通、短期融通、專案外幣融通、外幣融通,及外銷貸款融通六種。如:「中央銀行宣布,對銀行的各項貼放利率,降低零點二五個百分點。」
舉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薦擔保。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哥哥可有甚麼好親事舉保?將來就勞哥哥主婚,成就這門親事。」元.無名氏《符金錠》第三折:「小官來舉保一莊親事來。」
國庫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央政府發行的短期有價證券。通常發行的目的分為二種,一為調節國庫收支,而以國庫為擔保發行;二為調節市場短期資金的鬆緊,以穩定金融,種類可分為「甲種國庫券」與「乙種國庫券」。
保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他人行為或財物負責擔保的人。元.鄭廷玉《看錢奴》第四折:「你父親是周秀才,偶然打員外家經過,我是保見人,將你賣與那員外為兒。」也稱為「保家」、「保見」、「保證人」、「保識人」、「保山」、「保人」、「證人」。
保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保訂約人如約履行義務的保證人。《全唐詩.卷八○七.拾得詩》:「為他作保見,替他說道理。」《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㠠山遠公話》:「緣貧道宿世曾為保見(兒),有其債負未還,欲得今世無冤,合來此處計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