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6.5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復古,反回古代制度。明.張居正〈答楚學道金省吾論學政書〉:「生今反古,深用為戒。」明.李贄〈又答京友書〉:「近世稍知反古者,至或同儕相與呼字,以為不俗。」
牽合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牽強附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牽強附會」原作「牽合附會」,典故出自〈通志總序〉。《通志》是宋代鄭樵所寫的一部講典章制度的政書,他在該書的序裡提到:自然現象變化多端,人間的福禍也都難以測知,人如何能將某些純屬於自然現象的變異,與人世福禍連繫起來?且必然視為是福禍降生的癥兆呢?然後代史官卻都好將此種自然現象與人事變化結合起來解讀,西漢時候的董仲舒尤其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
義無所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義不容辭」。見「義不容辭」條。01.宋.王安石〈上曾參政書〉:「害有至於死而不敢避者,義無所避之也;勞有至於病而不敢辭者,義無所辭之也。」 
職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武百官的通稱。如史籍、政書多有職官志、職官考之類。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三.銓曹》:「選人至省,便拜職官,考滿即授牒請處分。」
傅會牽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牽強附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牽強附會」原作「牽合附會」,典故出自〈通志總序〉。《通志》是宋代鄭樵所寫的一部講典章制度的政書,他在該書的序裡提到:自然現象變化多端,人間的福禍也都難以測知,人如何能將某些純屬於自然現象的變異,與人世福禍連繫起來?且必然視為是福禍降生的癥兆呢?然後代史官卻都好將此種自然現象與人事變化結合起來解讀,西漢時候的董仲舒尤其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
孽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01.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雲貴奏稿.卷四.保山哨匪輸誠獻犯仍飭嚴拿摺》:「倘敢負固不服,則是孽由自取,定予剿洗無遺。」
淺見寡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狹窄,所知不多。謙言自己見識淺薄。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今輒條數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淺見寡識,蓋得之群言焉。」也作「淺見薄識」、「淺見寡聞」。
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清通典》、《續通志》、《清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文獻通考》等九部政書的合稱。
化險為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化險為夷」。見「化險為夷」條。01.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東河奏稿.卷一.;補授河督謝恩並陳不諳河務下忱摺》:「河臣總攬全局,籌度機宜,必須明曉工程,胸有把握,始能釐工剔弊,化險為平。」
林則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85~1850)字少穆,一字元撫,清福建侯官人。道光時出任兩廣總督,因嚴禁鴉片,引發中英戰爭。迨和議達成,被貶謫伊犁,後又起用,卒諡文忠。著有《政書》、《雲石山房詩集》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