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瞀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亂。《楚辭.宋玉.九辯》:「忼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
鬼摸腦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志被迷惑而昏亂不清楚。如:「你是不是鬼摸腦殼,如此瘋狂的事也去做?」
智以利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眊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眼昏花,神智昏亂。《韓詩外傳》卷六:「不知亂之所由,眊眊乎其猶醉也。」
利以昏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病風喪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玄成為後。賢1>薨,玄成2>在官聞喪,又言當為嗣,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即陽3>為病狂,臥便利,妄笑語昏亂。徵至長安,既葬,當襲爵,以病狂不應召。 〔注解〕 (1) 賢:韋賢,字長孺,漢魯國鄒人,生卒年不詳。為人質樸少欲,篤志於學。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 (2) 玄成:韋玄成(?∼西元前36),字少翁,漢朝魯國鄒人。韋賢少子。少好學,修父業,謙遜下士,以明經擢為諫大夫,遷大河都尉。後以讓爵辟兄事,宣帝高其節,以為河南太守。 (3) 陽:通「佯」,偽裝。
昏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昏亂與清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昏明之術,皆兵之由也。」《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齊王芳紀》:「考其昏明,所積以然,故聖賢諄諄以為至慮。」
莫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灌灌:誠懇的樣子。 (3) 蹻蹻:音ㄐ|ㄠˇ ㄐ|ㄠˇ,驕傲的樣子。 (4) 耄:音ㄇㄠˋ,昏亂。 (5) 憂謔:戲弄調笑。憂,通「優」。 (6) 熇熇:音ㄏㄜˋ ㄏㄜˋ,火勢熾盛的樣子,多指慘毒的惡政。
暈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人頭腦不清,昏亂糊塗。
幾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明代文人的會社組織。為夏允彝、陳子龍等所結,社址在松江。主張文學作品主要在揭露政治的昏亂與民生的疾苦,與當時復社聲勢並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