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271 ms
共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櫛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海蜈蚣、畫陽燧足,英名Pied brittle star, Yellow-spotted Brittle Star。體盤直徑約1公分,反口面(背部)呈黑褐色,具有許多微細的黑褐色顆粒突起,以及輻射狀的白色至金色的細紋。口盾呈黑褐色,有白色的側緣。腕足5隻,長約4公分,在陽燧足中算較短的種類,最長可達9公分,呈灰褐色至黑色且有黃色的細環紋或小點。反口面的腕板遠端比較寬且凸。口面的腕板寬,腕針多達六根,粗壯扁平或圓而尖,上部的腕針最長。
|
拜萊氏櫛筍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殼淡褐色,各層的上部及體層的中下部有淡白色的橫紋,次縫合溝微弱或虛腺狀,縱肋細密。殼長約5公分
|
黑腹櫛角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esta scutellonigra Olivier, 1913 黑腹櫛角螢 Vesta scutellonigra Olivier, 1913 黑腹櫛角螢是日行性的螢火蟲,具有發達的櫛齒(梳子)狀觸角,全體黑色,前胸背板則是鮮艷的桃紅色,腹部末端則是黃褐色,有兩個點狀的發光器,能發出綠色的持續光。在臺灣屬大型的螢火蟲,體長有14~19mm,雌蟲體型一般較雄蟲為大,且身體較寬,觸角的櫛齒則較短。臺灣的螢火蟲中的赤腹櫛角螢V. impressicollis Fairmaire與本種頗類似,但是腹部為鮮豔的桃紅色,可資區別。 臺灣特有種,分佈在嘉義和花蓮(含)以南地區的平地和低海拔山地,在墾丁地...
|
點斑櫛眼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1~12 (通常11)。臀鰭:Ⅰ, 11。胸鰭:18~20 (較少看到18)。縱列鱗 50-58;橫列鱗19-26。體延長,前呈圓筒型,後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5-5.0倍;為頭長的3.1-3.4倍。第一背鰭較第二背鰭高,第二鰭棘延長,長度稍短於頭長,標準體長為棘長的3.3-5.1倍。尾鰭圓形,與頭長約等長。兩腹鰭癒合成一碟狀,末端只延長至肛門位置。頭、體呈淺棕色,體側中部有一列灰黑色縱行橢圓形斑塊,無連續縱帶。頭的頰部有2行水平狀褐點,背側和腹側各有1縱行黑色小斑,腹側無短橫帶。在吻部兩側具1條V形條紋。第一背鰭的基部具1深色縱紋,腹鰭中央的鰭膜為灰黑色...
|
石垣櫛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10 ~ 17 mm。背甲隆起,呈褐色,中央由眼域後緣起具有一道黃褐色寬縱帶,並在頸溝附近明顯向外擴張。前列眼較小,後列眼大形,二眼列強後曲,八眼排成2-4-2三列。胸板黑褐色。步足褐色,基節下面為黑褐色。第I步足脛節下面具強棘五對,蹠節三對。腹部卵形,背面為褐色,前側方為黑褐色,前端中央為 灰褐色,之後有成對的黑褐色橫斑;腹面為黑褐色。雄蛛體 長 10~12 mm,外形與雌蛛類似,但背甲中央縱帶呈灰白色。
【習性】 絞蛛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中、低海拔山區,常在林下和路旁草叢或落葉堆中徘徊覓食。
|
簡櫛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 28-32mm,前翅長 14-17mm;雄蟲觸角纖毛狀,近基部半段各節膨大且前側具有鱗片束,各節並具有長剛毛,雌蟲者絲狀;頭部、體軀與雙翅棕色;前翅稍寬,頂角直角狀,環紋呈白色小圓斑,腎紋呈一橫向白色橢圓斑,後中段與亞外緣段僅有近前緣之白色短橫線文,亞外緣與外緣間近亞頂區具有兩個橫向排列之白色橢圓形斑;後翅寬,外緣平滑圓弧形,端室斑白色披針狀,中線現於近內緣半段,白色近直線。近似中櫛裳蛾(Adrapsa mediana),然該種雄蟲觸角結構較複雜具有毛叢束,體型較小(展翅寬約23-25mm),無明顯環紋,腎紋較細,後中線與亞外緣線完整而可供辨識。
|
櫛棘燈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前端鈍。眼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略擴大;上下頜呈絨毛狀齒帶。鰓蓋後上緣圓角,具鋸齒狀突起。體被大櫛鱗,臀鰭基部的一列鱗棘特別長;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2-14,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8-20;胸鰭軟條12-15,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柔軟。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及鼻部腹位發光器(Vn)皆小而圓形;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距側線比距胸鰭基部遠;胸鰭下方發光...
|
斑點櫛狗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oulengerella maculata (Valenciennes, 1850)
體圓長;吻尖長;口裂大;體灰銀色;體側及尾部有許多大黑斑;體長可達1公尺。
南美洲。
棲息淡水域的掠食性魚類。
供食用及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脂鯉目(Order Charac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櫛狗鯉科或魣脂鯉科(Family Ctenoluciidae)
|
松櫛圓盾介殼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成蟲介殼卵形、直徑約1.0mm,隆起或隨寄主佈而呈不正圓形,灰白色。若蟲蛻皮殼淡黃色。雄蟲介殼橢圓形,灰白色,直徑約0.5mm。
|
黑櫛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黑陽燧足、蛇星,閩南語俗稱海蜈蚣、海時鐘,英名Spiny brittle star。體盤直徑約可達2.5公分,反口面(背部)呈黑色至黑褐色,有些個體具有淡色的花紋,表面有許多微細的顆粒突起,口面(腹面)亦呈黑色,間輻區顆粒少,而為細鱗片所覆蓋。腕足5隻,長約可達12公分,白天呈黑色至黑褐色,夜間會出現灰色的斑塊,有些具有白邊,管足呈橘色至紫紅色。背腕板呈扇形,寬度大於長度,上有小疣。腹腕板橢圓形,側腕板上亦密佈細疣,觸手鱗2個,腕棘3至4個,平滑且粗長,有些末端會膨大如火柴棒,靠背腕板之腕棘較細小。口楯略成橢圓形,側口板呈三角形。口棘4個,第2個較扁。齒棘3列成簇,排成方形,牙齒4個,方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