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感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潮段指海匯流處(通常在口處),寬加大,深度亦加深,形成半封密式之海域。由於水為淡水而海水為鹽水,兩者密度不同,藉著流與海流之相互混合,形成流場與密度場變化十分複雜之區域。再加上潮汐的相互作用,水流在感潮段之運動並非單向而有雙向之運動;退潮時,水流之運動方向由川向海洋流出;漲潮時,水流之運動方向則由海洋流入川。台灣淡水感潮段可以上溯到汐止。南美亞馬遜之感潮段長達好幾百公里。由於淡海水會合,此處之生態、環境、污染之間題特別引人注目。依據潮汐量與水之比例,海洋學者一般依流與潮流比值之大小把感潮段分成三大類,為低、中、高感潮段。附圖所示為一種典型之感潮段。
氣壯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勢如高山大般雄壯豪邁。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二齣:「生離死別何足慮,但願得早旋旌旆,氣壯山金戈挽落暉。」也作「氣壯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比賽力氣大小的體育活動。參賽者分成兩隊,各持繩索的一端,同時用力向後拉。繩子中間繫有標識,能將標識拉過一定界限者為優勝。戰國時稱為「拖鉤」、「牽鉤」,唐時稱為「拔」。《談徵.事部.拔》:「唐中宗景龍三年春正月幸元武門觀宮女拔。《拔》,戲名也。〈景文龍館記〉曰:『清明節以大麻緪兩頭繫千餘小繩,執之爭挽,以力弱者為輸。』即今拉軍之戲也。」
伯娶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魏文侯時,鄴地三老、廷掾,與巫祝勾結,假托伯欲娶妻,每年強選少女,投入中,愚弄人民並榨取錢財。後西門豹為鄴令,在伯娶婦時,托言所選女子不美,要巫祝、三老去與伯商量,另行選送,便將其投入中,因而制止了利用迷信虐害人民的惡行。見《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
倒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水勢磅礴。如:「黃菓樹瀑布,氣勢磅礴,聞名遐邇,大雨過後,更如銀倒瀉,壯麗無匹。」
三十年東,三十年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盛衰無常。《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成老爹道:『大先生,「三十年東,三十年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焚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了,就把所乘坐的船燒掉。比喻不留後路,抱著必死的決心,勇往直前。《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焚舟,取王官及郊。」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若文度來,我以偏師待之;康伯來,濟焚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川名。為黃和長江間的大川,發源於南省南部的桐柏山,主流全長約九百公里,流經南、安徽、江蘇三省。也稱為「淮水」。
均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一條流其坡度、流速與搬運物質三方面達到平衡,侵蝕與堆積作用恰好達到平衡,且既未發生減坡作用,又未出現加積作用時,稱為均夷。其縱剖面呈一平滑曲線,愈近上游,坡度愈大;愈近下游,則愈趨水平。此種流幾乎不可能真實存在,故只是一條理論上的流。自戴維斯提出此概念,用以說明流發育到某一個階段,所產生的道的特徵後,一直爭論不休,至今尚無定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兩岸間凹下容水的部分。也稱為「身」、「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