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23.63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過不少酬唱投獻和流露頹廢思想情緒的詩篇,他專攻近體詩,尤其擅長寫七律詩,其詩語言淺近通俗,風格清新流利。 著作自編《唐風集》三卷,錄詩三百餘首,今傳。 評價(資料取自於網路)
巴巴結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說話不流利。也作「結結巴巴」。
期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結巴,不流利的樣子。如:「他說話總是支吾期艾,好像舌頭打結似的。」
喋喋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喋喋不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喋喋不休」之「喋喋」見於《史記.卷一○二.張釋之馮唐列傳.張釋之》。張釋之,字季,西漢南陽堵陽人。任職廷尉時,執法公允,認為法律是天子與天下人都應共同遵守的。當他還在擔任謁者僕射的官職時,有一天伴隨文帝去虎圈巡視。文帝因為管理虎圈的嗇夫流利的答出了禽獸名稱和正確數量,於是下詔要升虎圈嗇夫的官。張釋之過了好一會才上前問文帝:「絳侯周勃和東陽侯張相如這兩個人如何?」文帝回答:「都是言行仁厚的人。」張釋之又說:「絳侯和東陽侯兩人向來言行仁厚,但也曾經因為不善於言辭,在討論事情時說不出話,哪像這個嗇夫話多又辯才敏捷,能言善道。況且在秦朝就曾任用掌案牘的書吏...
流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文章流利縱肆。《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託有於無祖構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時也。」
期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西漢周昌有口吃,高祖欲廢太子,昌極力勸阻,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欲說「極」,因口吃而重複為「期期」。典出《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後用以形容人因口吃而發音困難,說話不流利。《文史通義.內篇二.朱陸.書朱陸後篇》:「凡人口談傾倒一席,身後書傳或反不如期期不能自達之人。」
音正詞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發音標準,語詞流利。如:「他主持節目時,音正詞圓,一點都不含糊。」
日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語言。如:「他日語說得很流利。」
應答如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答問題迅捷流利,如同聲音的回響。比喻才識豐富,思想敏捷。《梁書.卷三○.徐摛傳》:「因問五經大義,次問歷代史及百家雜說,末論釋教。摛商較縱橫,應答如響。」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四.賈縣丞》:「唐具述英華之故,李應答如響。」也作「應接如響」。
空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腹便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邊韶,字孝先,陳留浚儀人。頭腦靈活敏捷,口才流利,以擅長文學出名,收過不少學生。有一回,大白天他躺在床上閉目養神,門下弟子看到了,就在背地裡嘲笑他肚子大,懶得讀書,只想睡覺。結果被他聽到了,立刻回答說:「肚子大是因為飽讀書籍,裝滿了五經。即使在睡覺時,想的也是經書上的學問。當學生的連老師都可以嘲笑,這是典出何處啊?」這番話使得嘲笑他的那些弟子,心裡感到羞愧。後來「大腹便便」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大肚子顯得肥胖而凸出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