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15.77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遲鈍、不流利。如:「蹇澀」、「蹇滯」。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言辭蹇吃,更甚揚雄。」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喋喋不休」之「喋喋」見於《史記.卷一○二.張釋之馮唐列傳.張釋之》。張釋之,字季,西漢南陽堵陽人。任職廷尉時,執法公允,認為法律是天子與天下人都應共同遵守的。當他還在擔任謁者僕射的官職時,有一天伴隨文帝去虎圈巡視。文帝因為管理虎圈的嗇夫流利的答出了禽獸名稱和正確數量,於是下詔要升虎圈嗇夫的官。張釋之過了好一會才上前問文帝:「絳侯周勃和東陽侯張相如這兩個人如何?」文帝回答:「都是言行仁厚的人。」張釋之又說:「絳侯和東陽侯兩人向來言行仁厚,但也曾經因為不善於言辭,在討論事情時說不出話,哪像這個嗇夫話多又辯才敏捷,能言善道。況且在秦朝就曾任用掌案牘的書吏,官吏們爭著以極快速、苛刻、細察來比較高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遲鈍、不流利。《漢書.卷七二.鮑宣傳》:「臣宣吶鈍於辭。」唐.顏師古.注:「吶亦訥字也。」唐.柳宗元〈與李睦州論服氣書〉:「今愚甚吶,不能多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說話遲鈍不流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王右軍少時甚澀訥。」《南齊書.卷七.東昏侯本紀》:「性重澀少言,不與朝士接,唯親信閹人及左右御刀應敕等。」
結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不流利,常有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鏡花緣》第八七回:「他有結巴毛病,我教他奏個音樂你聽。」也稱為「口吃」。
滾瓜爛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滾落在地上的瓜,熟透了。比喻極為純熟流利。《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文明小史》第八回:「他親手註過的〈大學〉,親手點過的《康熙字典》,雖然不至於通部滾瓜爛熟,大約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裡,不然怎麼能夠脫口而出呢?」
口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不流利,常有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靜無為,少耆欲。」《三國演義》第一○七回:「艾為人口吃,每奏事必稱『艾……艾……』。」也稱為「結巴」。
鶯聲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女子宛轉流利的語聲。《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聽的鶯聲燕語,不是男子之音,便從椅子底下鑽將出來。看時,卻是兩個青衣女童,侍立在此床邊。」
玉潤珠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圓玉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珠圓玉潤」意謂像珠子一般渾圓,像玉石一般溫潤。在唐人張文琮〈詠水〉詩中有「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二句,是形容水流波光如玉石一般溫潤光滑,濺起的水花,就像珠子一樣渾圓耀眼。「珠圓玉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後來多用以比喻文詞、歌聲、字跡的流利、圓潤、娟秀。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的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