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4.5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等量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視同仁,比量齊觀,相提並論反義:另眼相看,另當別論辨似: 「等量齊觀」及「相提並論」都有同等對待的意思。 「等量齊觀」側重於不分事物之間的差異;「相提並論」側重於事物的並列比較。 等量齊觀 相提並論 辨似例句 ○ ㄨ 做事要懂得分輕重緩急、先後次序,不能一律~,全部混淆在一起。 ㄨ ○ 我們職棒發展的歷史太短,無法與美、日等國~。
明辨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顛倒黑白、混淆黑白
分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混同、混淆、團聚、重逢
顛倒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歪曲事實,混淆黑白。唐.韓愈〈施先生墓銘〉:「箋注紛羅,顛倒是非,聞先生講論,如客得歸。」《東周列國志》第八六回:「汝在寡人左右,寡人以耳目寄汝,乃私受賄賂,顛倒是非,以欺寡人。」也作「顛倒黑白」、「是非顛倒」。
注音符號教學口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音符號教學口訣文/林榮勤注音符號是引領孩子進入知識殿堂的鑰匙,是孩子探索各種知識的必備工具。孩子踏入校園,先從工具學起﹔學好注音符號,不但能讓孩子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也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愈學愈起勁。以下為筆者就學生學習注音符號容易混淆的部分,編成簡單、明瞭、好記的口訣,供教師同人參考。※「ㄅ字加撇變成ㄉ,ㄉ字出頭就是ㄌ。」摸摸子,吹吹子,吃吃子,ㄅ、ㄉ、ㄌ就學會了。 ※「ㄅㄆㄇ要找朋友,中間只能加上ㄧ﹔ㄈ是一個小矮人,永遠只有兩吋高。」ㄅ、ㄆ、ㄇ都只有和ㄧ結合的韻母拼音,沒有和ㄨ或ㄩ結合的韻母拼音。ㄈ不跟任何結合韻母拼...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量上。因此個人主義直接的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社會或共同體之下的集體主義。個人主義經常被人與利己主義相混淆,但事實上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是不相同的,而個人主義也是自由主義的構成要素。目錄1 政治個人主義2 個人主義和社會3 經濟個人主義4 公民個人主義5 反對觀點6 參考文獻 政治個人主義在政治哲學上,個人主義主張國家應該僅僅作為保護個人自由的工具,保護個人能在不侵犯他人同等自由的情況下作出任何他想做的事情。這與集體主義的理論相反:集體主義要求國家必須迫使個人替社會的整體利益服務。個人主義也與法西斯主義相較,法西斯主義要求個...
價值澄清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值澄清法,學生可釐清自己之價值觀、確立自己之形象,並學到價值行程之過程,進而能在這充滿價值衝突、價值混淆之社會中把持自我,充分發展自我。目錄1 種類2 功能3 角色4 方法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種類1.工具性價值:其影響是直接的,如責任感、寬恕、誠實、自我節制等。2.目的性價值:屬於一種存在的最終狀態,如自由、國家安全、平等、世界和平、內心和諧等。 功能1.溝通2.設身處地3.問題解決4.獨立與審慎思考5.有效作成決定6.個人內在信念之一致 角色1.活動設計者2.過程催化者3.價值分享者 方法澄清式問答是以問答方式進行...
變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意到"="符號被用作 Assignment,而不是相等(Equality)的意思。這是許多初學者常混淆的地方。規範1. 不得使用 C++的保留字作為變數名稱;2. 不得在名稱中使用特殊字元(如@, $,或空白鍵..)或算數運算子符號(+,-,*,/,%..);3. 變數名稱的大小寫是有區別的,例如 pass, Pass, PASS 代表三個不同的變數。 範例C++編譯器的變數名稱如下:1.int2.the end3.all$done4.3rd_entry 21名稱則是錯誤的命名,錯誤的理由是:1.int // C++的...
個體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生追逐自我認同的過程,並將之區分為四種認同狀態(陳嘉陽,2012):迷失型認同(認同失敗者、辨識混淆):這種青少年可能經歷危機也可能沒有,但他都沒有投入。個人在追尋自我認同的歷程上,對職業選擇與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問題,尚未認真地去思考過,因而對未來的一切尚未找到自己的方向。屬此一類型的學生,多為年齡較輕或智能較低者,也有少數是自我追尋失敗的人。未定向型認同(尚在尋求者、辨識遲緩):這種學生正處在危機中,也尚未投入。個人曾經主動追尋自我認同,但是尚未確定方向。他尚不能決定那些對他很有吸引力的工作或信念與父母的期望、社會...
團體結束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ey,1990)1. 情緒的波:成員可能會出現傷感、焦慮,有些則會有喜悅、等較這項情緒,因此情緒是混淆、被動的。2. 對結束的因應:成員準備以角色扮演、行為演練方式,因應期日常生活情境或重要他人。3. 對於團體的評量,並提出離開團體後的目標。 領導者任務(林振春、王秋絨等,1992;黃惠惠,1993;Corey,1990)1. 處理離別的情緒2. 協助成員預備適應外界情境3. 協助成員整裡學習成果,並運用於生活中4. 處理未完成工作5. 領導者引導成員彼此給予真誠回饋與祝福6. 提醒保密7. 提供團體成員有效的資源8....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