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埔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年),清廷遣耆英與法國代表在黃埔所訂的通商章程。允許法國人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自由居住、往來與通商。
張黑女墓誌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魏節閔帝普泰元年(西元五三一)刻於張玄墓上的碑文。原稱為「張玄墓誌銘」,清人為避康熙皇帝名諱,改稱為「張黑女墓誌銘」。字體為正書,但方中帶扁,隸意尚存。用筆峻逸,內方外圓,為北朝傑出書法。原石已失,清道光間何紹基曾得舊拓孤本,後經影印始聞名於世。
鳴鑼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官吏出行,轎前有人敲鑼清道。《文明小史》第一回:「三人會齊,立刻鳴鑼開道,齊奔西門外高陞店而來。」
妄自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式小節。 (10) 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11) 稽:留住。 ...
王得祿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番婆附近田園中的古蹟。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84),為清朝王得祿的墓園。王得祿是清朝治臺二百一十二年中,官位最高的臺灣人,祖籍江西,出生在嘉義縣太保鄉,乾隆年間,曾招募士兵助總兵柴大紀平定林爽文之變,收復當時稱諸羅的嘉義。嘉慶年間又平定海盜蔡牽之亂,道光十六年又敉平當地的民亂,清廷於是將他晉升為太子少保,此地後遂因名為「太保」,得祿死後歸葬於此。墓園占地很廣,墓前有許多用青石雕成的石人、石獸,是臺灣地區氣派最雄偉的古墓。現屬一級古蹟。
海門天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二沙灣炮臺所在,為清代臺灣北方的重要軍事要塞。炮臺面對基隆港口,地勢險要,有城門一座,拱門上方題額「海門天險」四字。該炮臺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中英鴉片戰爭時,英國船艦曾在此被鎮守炮臺的清兵擊退。後毀於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今所存遺址為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時所建。民國六十八年,基隆市政府曾予以規劃整修。在臺灣現存以傳統方式建造的古炮臺中,規模宏大,彌足珍貴。民國七十二年內政部公告為一級古蹟,今為國定古蹟。
妄稱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式小節。 (10) 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11) 稽:留住。 ...
出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僧道出家後,去俗家之姓稱為「出姓」。《水滸傳》第五三回:「如今出姓,都只叫他清道人,不叫公孫勝。」
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英台祝英台為這個角色出自於出自民間通俗小說《七世夫妻》。 明清文獻明.徐樹丕《識小錄》有云:「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合抱,有花蝴...
廣州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道光二十一年,廣州水陸兩軍夜襲英軍,清軍敗戰,奕山求和,英統帥義律允和,清軍退出廣州,賠款六百萬,英軍退出虎門。歷史上稱為「廣州和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