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2.31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渡水而南。《史記.卷三○.晉世家》:「還,自河南渡,侵曹,伐衛。」《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袍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袍和鎧甲。《三國演義》第六回:「洪急扶操下馬,脫去袍鎧,負操渡水。」《明史.卷一四五.丘福列傳》:「遠以輕兵六千,詐為南軍袍鎧,人插柳一枝於背,徑濟寧、沙河至沛,無覺者。」
竹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數根竹子並排綁成的簡便渡水工具。也稱為「竹筏」。
手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笏。古時大臣朝見天子時,用以記事備忘的狹長板子。北周.庾信〈楊柳歌〉:「連錢障泥渡水騎,白玉手板落盤螭。」《喻世明言.卷一二.眾名姬春風弔柳七》:「以妓為家,將一個手板上寫道:『奉聖旨填詞柳三變。』」也作「手版」。
銷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患未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易經.既濟卦》〈象1>〉曰:「水在火上。既濟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3>之。」 〔注解〕 (1) 象: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象傳」。 (2) 既濟:渡水完成,比喻事已完備。既,已。 (3) 豫防:事先防患。豫,通「預」。
防禍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患未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易經.既濟卦》〈象1>〉曰:「水在火上。既濟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3>之。」 〔注解〕 (1) 象: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象傳」。 (2) 既濟:渡水完成,比喻事已完備。既,已。 (3) 豫防:事先防患。豫,通「預」。
盤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繞著曲折的路線渡水。《三國演義》第九八回:「今陳倉轉運不通,其餘小路盤涉艱難,吾算隨軍糧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
韓信囊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韓信攻齊,與龍且軍夾濰水對峙,乃令人用袋盛沙,堵住濰水上游,假裝戰敗,誘敵渡水追擊。後撤沙放水,使敵軍多半不得渡,趁機攻擊,大敗楚軍。見《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
睡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嗜睡的人。《類說》卷三:「夏侯隱每登山渡水,閉目美睡,同行聞其鼾聲而不蹉跌,謂之睡仙。」
水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竹條和紙糊成尖頂的燈籠。民間於中元普渡時放在河流上,隨波逐流,以普渡水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