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守身如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身自愛,如玉般潔白無瑕。《野叟曝言》第一四回:「孩兒守身如玉,豈肯墮入汙泥!」《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但其中十個人裡,一定總有一兩個守身如玉,始終不移的。」也作「守身若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白。同「皓」。《孟子.滕文公上》:「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銜環結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5>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6>,當如此環矣。」 〔注解〕 (1) 寶:楊寶,楊震之父,漢弘農華陰人,生卒年不詳。 (2) 華陰山:華山的又名。 (3) 搏:音ㄅㄛˊ,撲打。 (4) 巾箱:古代放置頭巾的小箱子。 (5) 西王母: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 (6) 三事:即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亮潔白。《廣韻.上聲.皓韻》:「暠,明白也。」《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清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純潔未受汙染。《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況以清白之身,暗地迎新送舊,雖無所染,情何以堪!」
2.不操汙賤的職業。《抱朴子.外篇.刺驕》:「世間或有少無清白之操業,長以買官而富貴。」《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家聲清白,囊橐肥饒。」
3.清楚明白。《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過了半個月,文書回頭來,上寫的清白。」《紅樓夢》第十四回:「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現清白處治。」
4.停當、完結。《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看著太太兩隻腳足足裹了有三頓飯時纔裹完了;又慢慢梳頭、洗臉、穿衣服,直弄到日頭趖西纔清白。」《紅樓夢》第七回:「送這幾枝花兒與姑娘奶奶們,這會子還沒送清白呢。」
5.清酒和白酒。《樂府詩集.卷三十七.相和歌辭十二.古辭.隴西行》:「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
蝤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牛及桑牛的幼蟲。因其體豐潤潔白,故古人用以比喻婦女光滑柔膩的頸項。《詩經.衛風.碩人》:「膚如凝脂,領如蝤蠐。」
漂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藥劑浸洗布、紙等纖維品,使顏色褪去,變為潔白的化學作用。
顧盼生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環顧,目光炯炯動人。《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一》:「凌厲中原,顧盼生姿。」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八:「華見其總角風流,潔白如玉;舉動容止,顧盼生姿。雅重之。」也作「顧盼生輝」。
皎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潔白的樣子。如:「皎皎的油桐花盛開,遠望有如白雪覆蓋樹梢。」《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皎皎白間,離離列錢。」
齒若編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牙齒如編排的海貝般潔白整齊。《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也作「齒如含貝」、「齒如齊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