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返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雨天,空氣中的溼度很大時,地面、牆壁和物品的表面有潮溼水氣凝聚的現象,稱為「返潮」。也作「反潮」。
|
代庖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鷦鷯:音ㄐ|ㄠ ㄌ|ㄠˊ。鳥名。形體小巧,叫聲美妙,短尾常翹於背上,喜步行、跳躍,常居於陰暗潮溼處,分布於高山地區。亦稱「巧婦」。
(3) 偃鼠:鼴鼠的別名。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捕食昆蟲為生,亦稱「田鼠」。 偃,音|ㄢˇ。
(4) 庖人:廚師。庖,音ㄆㄠˊ。
(5) 尸祝:古代祭祀時掌讀禱告詞的主祭人。
(6) 樽俎:音ㄗㄨㄣ ㄗㄨˇ。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指祭祀用的禮器。
|
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潮溼而產生的溼氣。宋.文天祥〈正氣歌.序〉:「雨潦四集,浮動床几,時則為水氣。」
|
防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防止潮溼。[例]為了防潮,他特地在箱子裡放了些乾燥劑。
|
溼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潮溼悶熱。如:「臺北的夏天溼悶得很。」
|
潤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潮溼。《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溼傷民。」
|
浸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浸泡使之潮溼。如:「在清洗器皿、碗盤之前,先把海綿浸溼了,比較容易除垢。」
|
原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平坦和低窪潮溼的地方。《國語.周語上》:「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文選.張衡.歸田賦》:「原隰鬱茂,百草滋榮。」
|
藻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於淡水、海水或潮溼泥土內的植物。種類甚多,組織分化甚小,不具有真正的根、莖、葉。有的為單細胞,有的聚成群體、絲狀體或片狀體。大多數內有葉綠體,能行光合作用。[例]藻類是低等植物的一種。
|
雨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分布在終年高溫多雨地區的森林類型。樹種繁多,大多由闊葉常綠喬木組成,樹幹高大,株距很密,通常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潮溼熱帶高地和低地。[例]亞馬遜雨林占南美洲三分之一面積,廣大居世界之冠。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