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燃、焚燒。如:「燃燈」、「燃香」、「燃燒」、「燃眉之急」。
可以燃燒的。如:「燃料」。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杯水車薪」就是只拿著一杯水,卻想要去消滅一車子薪柴所燃燒的火。這句成語的典源從孟子的一段話而來。在《孟子.告子上》裡面,記載了孟子說過這麼一段話:仁的力量很大,它可以像水消滅火一樣去消滅不仁的事。但是當今行仁的人並沒有真正全心全意去做,力量當然就小了。就好像只拿一杯水卻想要滅掉一車子薪柴所燒起來的火,怎麼可能辦得到?於是不但消滅不了不仁的事物,反而助長它們的氣燄,最後還會弄到自己被滅亡。孟子這段話的意思,就好像我們今天有一些為善的人,只注意到善名,並沒有真心誠意要去行善,於是對於不善的事情,就會說:「我也盡到行善的一份心了,但是因為社會上壞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也沒有辦法。」本來善絕對可以勝惡...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抽去鍋底下的柴,讓火無法繼續燃燒。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例]裁汰冗員,精簡人事,這倒不失為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油脂,指燈燭。晷,日影、日光。焚膏繼晷指燃燒燈燭一直到白天日光出現。語本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元.吳萊〈陳彥理昨以漢石經見遺今承寄詩索石鼓文答以此作〉詩:「先生博學抱聖經,焚膏繼晷目耽翫。」也作「繼晷焚膏」、「燃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燒。《左傳.昭公十年》:「柳熾炭于位,將至,則去之。」《水滸傳》第九三回:「李逵從外入來,聽了這幾句說話,心如火熾,口似煙生。」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松枝、木炭等燃燒後的火煙燒烤食物,使具特殊風味。通「熏」。[例]薰魚、薰肉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石俱焚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尚書 胤證:「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故事大火燃燒了昆岡山,美玉和石頭一同被燒毀。 解釋比喻不論好壞,都同歸於盡。 詞義 相似詞同歸於盡、玉石同沉、芝艾同焚 相反詞安然無恙、毫髮無傷 例句各國競相發展核子武器,一但發生戰爭,恐怕大家都難逃玉石俱焚的命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映後會產生氫-把酸性水溶液放到試管中,將鎂或鐵放到裡面就會產生氫,在點燃火柴放到試管口就會有爆炸聲並燃燒起來,可以得知這個氣體就是氫。但也並不是所有金屬都會溶解於酸性水溶液中,像是金就不會溶解在酸性水溶液中。 鉛酸電池(註1)電解液中存在的硫酸根離子和氫離子在電力場的作用下分別移向電池的正負極,在電池內部形成電流,整個回路形成,蓄電池向外持續發電。 醃製(註1)醃製的原理就是利用酸對生物能構成危險(形成防腐劑),可用來作為消除細菌的武器。把洋蔥、甜菜之類的保存在醋中,這就是一種醃製。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酸英文關鍵字: 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供燃燒用的小木枯枝。如:「柴火」、「木柴」。《禮記.月令》:「乃命四監,收秩薪柴,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