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窮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苦的人。《孟子.萬章上》:「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儒林外史》第五回:「王大是個窮人,那有銀子,就同嚴家爭吵了幾句。」
打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吵、取鬧。元.無名氏《符金錠》第三折:「恰纔這韓松就我手中搶了繡球兒去了。某欲待就樓下打鬧起來,恐防驚諕了小姐也。」
打是疼,罵是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與人相互間,因發自內心的關愛而爭吵。《醒世姻緣傳》第三回:「打是疼,罵是愛,極該笑。」《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別扯他娘的臊了,安太太這話才叫做『打是疼,罵是愛。』」
生死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間記載生者生卒年月日時辰的簿本。宋.洪邁《夷堅甲志.卷四.鄭鄰再生》:「復命檢勾生死簿,稱鄰壽尚有一紀半。」《西遊記》第三回:「是我顯神通,直嚷到森羅殿,與那十王爭吵,將我們的生死簿看了。」
面紅面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爭吵。《水滸傳》第八回:「雖不曾生半個男女,未曾面紅面赤,半點相爭。」
一爭兩醜,一讓兩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表示互相爭吵起來,不但事情無法解決而且容易出醜,只要彼此退讓一下,什麼事都好辦。如:「俗話說得好:『一爭兩醜,一讓兩有』。大家互讓一步,事情才能圓滿解決。」
夫妻無隔宿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夫妻之間的爭吵,極易消除。《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老爺,你又說錯了。『夫妻無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
丑表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劇目。內容描寫某妓院鴇母萬人迷,因龜奴保兒懶惰,加以責備,保兒不服,自表功勞,因而爭吵,原薦主塾師來勸,鴇母算清工錢,將保兒辭歇。
口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爭吵。清.李漁《比目魚》第一七齣:「小婦人的女兒投水是實,原為母子之間有幾句口過,所以自尋短計。」
鬧饑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爭吵、發生麻煩。《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不過怕來個人兒闖見,鬧饑荒,鬼可怕他怎甚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