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燥的地方。《左傳.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諸塏者。」《明史.卷一一九.諸王傳四.梁王瞻垍傳》:「正統元年言府卑濕,乞更塏地。」
羊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羊毛輕軟、吸汗、透氣、隔熱等特性紡成的羊毛紗。所紡製的衣物適於春夏二季穿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128~190),字慈明,又名諝;荀淑之子。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太尉杜喬稱道曰:「可為人師。」遂專研經書,摒除酬酢,不受朝廷徵召。荀淑有子八人,時人謂之「八龍」,譽為:「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後遭黨錮,隱居海上;又南遁漢水之濱,十餘年間勤於著述,為世碩儒。獻帝即位,董卓輔政,再度徵召,推辭不准,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復晉封為光祿勳;視事三日,進拜司空。見董卓極其殘暴,必危害社稷,因而辟舉皆取才略之士,共圖國事,亦與司徒王允及卓長史何顒等為內謀。不幸當此之際病卒,享年六十三歲。按〔獻帝紀〕,荀死於初平元年夏五月,傳言六十三,故遂推當生於順帝永建三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俊清。如:「這位男主角果如傳聞所言,容貌雋,氣宇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精神、神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是謂魂魄。」《三國志.卷一四.魏書.蔣濟傳》:「又歡娛之耽,害於精。」
2.靈魂。唐.李群玉〈題二妃廟〉詩:「不知精歸何處,疑是行雲秋色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舒服。如:「一連幾天熬夜,我身體已感覺不快了。」
2.不乾脆。如:「該給人家的就給人家,別那麼不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俊美朗。《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忽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
百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毫無差錯。《清史稿.卷三七四.戴敦元傳》:「至老,或問僻事,指某書某卷,百不一。」也作「百不一失」、「百無一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自在。《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張公)口裡道:『發脫得這禍根,也是好事了。』不上街做生理,一直奔回家去,心中也自有些不利。」
2.出手不大方。《水滸傳》第三回:「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利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爭強、爭勝,力求表現。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自王、揚、枚、馬之徒,詞賦競,而吟詠靡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