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0.1966 ms
共 10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犯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的動機。如:「法官在量刑前,一定要先查明嫌疑犯的犯意。」
|
秋毫不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兒都不侵犯。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一一首之三:「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也作「秋毫無犯」。
|
東窗事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東窗事發」。見「東窗事發」條。01.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為呆行者,在靈隱寺中,泄漏秦太師東窗事犯。」02.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三.辯證類五.東窗事犯》:「宋押衙何立,秦太師差往東南第一峰勾幹。恍惚人引至陰司,見秦對岳事,令歸告夫人東窗事犯矣。」
|
慣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常犯罪的人。如:「這個慣犯雖屢遭逮捕,卻仍不知悔改。」
|
秋豪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通「毫」。「秋豪無犯」即「秋毫無犯」。見「秋毫無犯」條。01.《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岑彭》:「彭首破荊門,長驅武陽,持軍整齊,秋豪無犯。」
|
進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攻侵犯。如:「敵軍再次進犯邊界,造成死傷無數。」
|
犯天下之不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韙,是。犯天下之不韙指不顧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認為錯的事。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正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也作「冒天下之大不韙」。
|
凜然難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色嚴肅而不可侵犯的樣子。如:「他總是高高在上,凜然難犯,叫人敬而遠之。」《三俠五義》第六回:「又見包公如對君父一般,秉正端坐,凝神養性,二目不往四下觀瞧,另有一番凜然難犯的神色。」
|
知而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明知故犯」。見「明知故犯」條。01.宋.陳世崇《隨隱漫錄》卷一:「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源)02.《五燈會元.卷一五.德山志先禪師》:「曰:『為甚麼如此?』師曰:『知而故犯。』」
|
常業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以某種犯罪行為為其日常職業,並且賴以維生的人。現行刑法中已刪除常業犯之規定。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