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瓦解冰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為周亞夫所平定而遭殺。濞,音ㄆ|ˋ。 (2) 驕恣屈強:傲慢任性,脾氣強硬。 (3) 猖猾:狂妄奸巧。 (4) 陵:欺侮、侵犯。通「凌」。 (5) 太尉:掌管軍事之官,此指周亞夫(西元前?∼前143),西漢沛縣人。武侯周勃之子,封條侯。文帝時為將軍,治軍有名。景帝時討平七國之亂,官拜丞相,後坐事入廷尉,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6) 七國:漢景帝時叛亂的七個諸侯國,有吳王濞、楚王戊、膠西王卬、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 (7) 泮:冰解凍。泮,音ㄆㄢˋ。
隕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失職。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小臣狂妄,冒瀆天威,甘俟斧鉞,不勝隕越之至。」
吉人天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王遣椒舉為使,想請晉國協助邀集諸侯參加會盟,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說:「不要這樣。楚王現在正放肆狂妄,上天或者先順著他,等他作惡多端後再加以懲罰,也或者讓他有善終,結果尚不可知。無論如何,晉、楚兩國必須靠天意所助才能統率天下,而不是靠戰爭。您不如先答應他,然後專心修明德行以等待結果。若最後楚王同歸於德,我們順服於他也無妨;若楚王暴虐淫亂,楚國本身就將拋棄他,那麼還會有誰來跟我們爭戰呢?」在此,司馬侯所說的「晉、楚唯天所相」,是說晉、楚兩個大國要由誰來統率天下,必須依憑天意來決定。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吉人天相」,用來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狂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傲放縱,任性而為。如:「他恃才傲物,性格狂放,使人不敢親近。」
妄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妄的或狂妄的聲稱。《莊子.盜跖》:「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沛郡小輩,妄稱皇叔,全無信義。」
瓦解冰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為周亞夫所平定而遭殺。濞,音ㄆ|ˋ。 (2) 驕恣屈強:傲慢任性,脾氣強硬。 (3) 猖猾:狂妄奸巧。 (4) 陵:欺侮、侵犯。通「凌」。 (5) 太尉:掌管軍事之官,此指周亞夫(西元前?∼前143),西漢沛縣人。武侯周勃之子,封條侯。文帝時為將軍,治軍有名。景帝時討平七國之亂,官拜丞相,後坐事入廷尉,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6) 七國:漢景帝時叛亂的七個諸侯國,有吳王濞、楚王戊、膠西王卬、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 (7) 泮:冰解凍。泮,音ㄆㄢˋ。
瓦解冰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為周亞夫所平定而遭殺。濞,音ㄆ|ˋ。 (2) 驕恣屈強:傲慢任性,脾氣強硬。 (3) 猖猾:狂妄奸巧。 (4) 陵:欺侮、侵犯。通「凌」。 (5) 太尉:掌管軍事之官,此指周亞夫(西元前?∼前143),西漢沛縣人。武侯周勃之子,封條侯。文帝時為將軍,治軍有名。景帝時討平七國之亂,官拜丞相,後坐事入廷尉,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6) 七國:漢景帝時叛亂的七個諸侯國,有吳王濞、楚王戊、膠西王卬、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 (7) 泮:冰解凍。泮,音ㄆㄢˋ。
剛褊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己見,不聽從人言。宋.蘇軾〈提舉玉局觀謝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剛褊自用,可謂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難。」也作「剛愎自用」。
愚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昧而狂妄。《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今乃愚妄,自比六國。」
拾人牙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拾人牙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的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