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西遊記》第四回:「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也作「海內」。
狂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狂妄無知的人。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今之世不聞有師,有則譁笑之,以為狂人。」《宋史.卷一○四.禮志七》:「九鼎新名乃狂人妄改,皆無依據,宜復舊名。」
襲人牙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拾人牙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的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
大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誇大狂妄的話。《史記.卷八.高祖紀》:「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猖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帶散亂不整。引申為恣意胡為,狂妄偏邪。《楚辭.屈原.離騷》:「何桀紂之倡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譏桀紂之猖披,傷羿澆之顛隕,規諷之旨也。」也作「昌披」。
狂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狂妄昏昧,胡作非為。《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後昭帝崩,無子,徵昌邑王賀嗣位,狂亂失道,光廢之。」
狂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妄放肆。《晉書.卷二七.五行志上》:「齊王冏既誅趙王倫,因留輔政,坐拜百官,符敕臺府,淫醟專驕,不一朝覲,此狂恣不肅之咎也。」
狂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狂妄無知的人。《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傳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臣錯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財擇。」
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妄放蕩,不受拘束的人。《荀子.君道》:「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吏白:『外有狂生,坐於營門,言語悖逆,請收案罪。』」
天相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王遣椒舉為使,想請晉國協助邀集諸侯參加會盟,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說:「不要這樣。楚王現在正放肆狂妄,上天或者先順著他,等他作惡多端後再加以懲罰,也或者讓他有善終,結果尚不可知。無論如何,晉、楚兩國必須靠天意所助才能統率天下,而不是靠戰爭。您不如先答應他,然後專心修明德行以等待結果。若最後楚王同歸於德,我們順服於他也無妨;若楚王暴虐淫亂,楚國本身就將拋棄他,那麼還會有誰來跟我們爭戰呢?」在此,司馬侯所說的「晉、楚唯天所相」,是說晉、楚兩個大國要由誰來統率天下,必須依憑天意來決定。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吉人天相」,用來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