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時的刻石。刻於靈帝建寧四年(西元171)甘肅省成縣魚竅峽摩崖上,為武都太守李翕所立。每字約四公分見方,皆為漢隸。筆勢方嚴峻偉,筆力雄傑。為漢碑中的上品。
葉七葉一枝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7-15,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20 cm,寬1-2.5 cm,葉基楔形。花瓣片長於或約等長於萼片,長3-6 cm。

義三體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三體問題(參見three-body problem)中,若三個物體均為有限質量(finite mass)物體,也就是說,三個物體之質量均非無限小(infinitesimally small),則至目前為止祗有數個特殊解已被解出。若三個物體中有一個之質量為無限小,也就是說,有一物體之質量小到對另外兩物體之運動無明顯之影響,則此物體之運動狀況將為大家所關注。此即著名的義三體問題。例如人造衛星在地球與月球間的飛行即是,而行星之衛星與行星、太陽所構成之系統亦屬之。
  簡單地說,義三體問題就是解一無限小質量物體受到兩個有限質量物體影響之運動狀態。通常並假設兩個有限質量物體繞共同之形...
帶全裸鸚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口中型;上下頜具一列齒,前方具4犬齒,無後犬齒。鱗片小,頭部除頸背外,餘無鱗;側線在背鰭後部下方陡向下斜。D. IX, 12;A. III, 12;P. 13;L.l. 97-112;G.R. 18-22;背鰭連續,幼、雌魚尾鰭稍圓,雄魚雙凹型。幼魚體呈白色,具 3條橙紅紋;雌魚體呈綠、藍或粉紅色,體側 20-23個橙褐色短垂直帶,鰓蓋膜具一藍黑斑;雄魚體呈淡藍綠色至淡紅色,頭部藍色至藍綠色而具規則之粉紅色至橙色紋,體側具淡紫藍色的垂直帶,自背鰭緣經胸鰭至下腹部有一深藍或青紫緣的淡色帶,尾柄具2-3條縱帶。
血桐樹節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形為蠕蟲狀,體長約160微米,背盾板葉大,背剛毛瘤位於背盾板後緣,背剛毛向上伸展,雌性蓋表面具有縱脊,羽爪單型、六裂。
深海尾糯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athyuroconger vicinus (Vaillant, 1888)
具胸鰭。體長,眼大,吻鈍;口裂達眼中央(印度太平洋)或後緣(大西洋)。後端側扁,尾鰭發達呈黑色。肛門在身體之前半部(40%)。前鼻孔近吻尖,後鼻孔在眼中央前緣,無瓣膜;尾之末端柔軟且纖細,鰭條分節;上唇無皮褶,前上頜齒在口閉合時露出。上、下頜骨齒均為2列,但參差不齊,犬齒狀,內排比外排小。鋤骨齒由2枚大形犬齒構成。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後上方。脊椎骨數179~206。體長為體高6.6~14.0倍,頭長2.5~3.3倍;尾長為頭與軀幹1.5倍;頭長為吻長3.3~4.0倍;吻長為眼徑1.9~2.4倍。尾鰭與背、臀鰭相連。舌固定。體白色,有點透明,下方較淡;背、臀鰭尾端及尾鰭具黑邊。
莫三比克海峽、西太平洋、夏威夷、東大西洋與熱帶之西大西洋海域。
外形近似尾糯鰻,一般體型較大於前者。印度太平洋的標本其背鰭開端較前而接近胸鰭之基部。之棲息於229~1,318公尺深海域之砂泥底。
常見之深海魚類,但無漁業之經濟價值。漁民以深海底拖網或籠具捕獲。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康吉鰻亞目(Suboder Congroidei)
糯鰻科(Family Congridae),Conger Eels
軌鐵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軌距在三英尺六英寸以內的鐵軌。如臺灣、日本等地的鐵軌。
適應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存條件特殊,對環境因子變動的容忍範圍較窄的生物種類,例如食性特殊,食物種類少,在特定的棲地狀況才能生存的物種。一般而言這些物種很容易因環境的變動而有生存危機,但在環境條件適合的狀況下,常可成為當地的優勢物種。(參見『廣適應者』)。
胸白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趾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nodactylus sthenodactylus (Lichtenstein, 1823)
成體全長最大約有10公分左右;頭大,眼大,瞳孔垂直型,身體細瘦,腳趾瘦長型,趾下沒有似吸盤的皮瓣,但有利爪;體色變化大,通常以褐色為厎,上有淡色及暗色的斑點,其中暗色斑點常相互連結,而形成網狀斑紋,尾部具有淡色的橫斑。
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及伊拉克一帶。
喜棲於乾燥地區,如半沙漠的礫漠區,白天則躲藏於石頭下或岩石隙縫中;夜行性,以昆蟲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當休息時趾虎有伸展四肢將腹部貼在地上的特殊姿勢,捕食時則有抬起尾部作波浪狀擺動的習慣,而逃命時則會拖著尾巴快跑;於氣溫低於20℃的12~1月期間,趾虎會進入冬眠;當於繁殖期時雄壁虎會接近雌壁虎,並發出尖銳的哨聲,交配後雌壁虎大多會石下土中產下1、2顆白色的卵,約75~80天後孵化,剛出生的小壁虎約有3~3.5公分。
T0000000608--有鱗目(Class Squmata)
T0000000614--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T0000000615--守宮科(Family Gekkonidae),Geckos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