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微知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物的細微處,推知其真相及發展趨勢。漢.阮〈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此四士者,豈聖人哉,徒通變思深,以微知著耳。」
忘形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意忘形」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晉書.卷四九.阮籍列傳》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魏丞相掾,知名於世。籍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1>,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痴,惟族兄文業每歎服之,以為勝己,由是咸共稱異。 〔注解〕 (1) 嘯:大叫。(二) 宋.歐陽修〈李邕書〉(據《歐陽文忠公集.卷一三○.試筆》引)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謂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猶結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余雖因邕1>書得筆...
匈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亂不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南史.卷七十.循吏傳.沈傳》:「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計;若不早圖,眾散難合。」
石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依山岩鑿成的石室。《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物異》:「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鏡,徑丈餘,照人五臟。」
以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此。《文選.阮.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乃使仁君,翻然自絕,以是忿忿,懷慚反側。」《文選.陸機.歎逝賦.序》:「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思哀。」
使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氣用事,任性而為。《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性使氣尚人,後為御史中丞,甚得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嗜酒使氣,不守細行。」
不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勞苦。《文選.張衡.東京賦》:「升獻六禽,時膳四膏;馬足未極,輿徒不勞。」《文選.阮.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不勞而定,於孤益貴,是故按兵守次,遣書致意。」
大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大的改變。《文選.阮.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或起瑕舋,心忿意危,用成大變。」《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仲文始革孫許之風,叔源大變太元之氣。」
揮毫立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阮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建安七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獻帝建安年間,文學界著名的七位作家,即孔融、陳琳、王粲、阮、應瑒、劉楨、徐幹等七人。因共居於鄴都(今河北省臨漳縣西),故也稱為「鄴下七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