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1121 ms
共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家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居樂業」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雜處。士相與言仁誼於閒宴,工相與議技巧於官府,商相與語財利於市井,農相與謀稼穡於田壄,朝夕從事,不見異物而遷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1>,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2>其食而美其服,雖見奇麗紛華,非其所習,辟猶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節,財足而不爭。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而且敬,貴誼而賤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嚴而治之大略也。 〔注解〕
(1) 不肅而成:不必嚴肅地教導便使之有所成就。
(2) 甘:動詞,津津有味地吃著。
|
真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蚌內因異物侵入或病理變化而產生的圓形顆粒。有光澤,呈乳白色或微黃色,是珍貴的裝飾品。可分為天然及人工養珠兩種。也作「珍珠」。
|
千變萬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
|
見異而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異思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管子.小匡》篇中,記載了春秋時,齊桓公問丞相管仲說:「要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業?」管仲回答說:「士、農、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不可以雜處而居,不然就會混亂,無法各司其職。所以聖王的時代,士都住在環境清淨的地方、農民一定住在田野鄉間、從事勞動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經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場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麼從早到晚、從小到大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義、孝、敬、愛、悌等處世原則,他們的心就可以安定下來,不會受到別的事物干擾而改變他們的意志。後來「見異思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見異物而遷焉」演變而出,比喻意志不堅定。
|
長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去不返。比喻死亡。《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文選.劉孝標.重答劉秣陵沼書》:「尋而此君長逝,化為異物。」
|
同心僇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與之戮力3>同心,以治天下。」則此言聖之不失以尚賢使能為政也。故古者聖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成公十三年》、《國語.齊語》。
(2) 聿:音ㄩˋ。發語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
(3) 戮力:合力、努力。戮,音ㄌㄨˋ,合、併。〔參考資料〕 ■《左傳.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勳,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國語.齊語》即位數年,東...
|
憤世嫉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恨腐敗的現狀及邪惡的勢力。唐.韓愈〈雜說〉:「吾觀于人,其能盡吾性而不類於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為乎?」也作「忿世嫉邪」。
|
千變萬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
|
瀉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後引起下瀉的藥。用於清除腸道宿便,主治便秘。
|
戮力壹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與之戮力3>同心,以治天下。」則此言聖之不失以尚賢使能為政也。故古者聖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成公十三年》、《國語.齊語》。
(2) 聿:音ㄩˋ。發語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
(3) 戮力:合力、努力。戮,音ㄌㄨˋ,合、併。〔參考資料〕 ■《左傳.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勳,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國語.齊語》即位數年,東...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