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23 ms
共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離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與地面相距。如:「這棵樹的頂端離地約有三層樓高。」《鏡花緣》第九回:「小弟攛空離地不過五六丈,此樹高不可攀,何能摘他?」
|
紙上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紙上談兵」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七年,秦1>與趙2>兵相距長平3>,時趙奢4>已死,而藺相如5>病篤6>,趙使廉頗7>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8>。秦數9>挑戰,廉頗不肯。趙王10>信秦之閒11>。秦之閒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12>為將13>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14>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15>。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16>,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17>也,而括易言18>之。使趙不將括...
|
養由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時代楚國人。善射箭。射擊相距百步的柳葉,百發百中。
|
造車合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庸或問》軌者,車之轍跡也。周人尚輿,而制作之法,領於〈冬官〉。其輿之廣六尺六寸,故其轍跡之在地者,相距之間,廣狹如一,無有遠邇,莫不齊同,況為車者,必合乎此,然後可以行乎方內而無不通;不合乎此,則不惟有司得以討之,而其行於道路,自將偏倚杌隉而跬步不前,亦不待禁而自不為矣。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潭州鹿苑和尚。僧問:「餘國作佛還有異名也無?」師作圓相示之。問:「如何是鹿苑一路?」師曰:「吉嘹舌頭問將來。」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南嶽石橋。」僧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拄杖頭上掛草鞋。」
|
高緯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緯度為一地經線和赤道相距的弧度,自赤道到兩極各分九十度,愈往兩極,度數愈高,所以靠近兩極的地區,即稱為「高緯度地區」。
|
視同秦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秦國位居西北,越國位居東南,相距極遠。視同秦越指將事情看得與自己毫不相干。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八齣:「忠懷一片憑誰說,怎忍得視同秦越。」
|
高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地面相距高遠的空中。如:「高空氣流」。《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元宵景,天氣正融融。柳線正垂金落索,梅花初謝玉玲瓏,明月映高空。」
|
天涯地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因此盼故人或其子弟能來朝中遊宦做客。後來「天涯海角」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偏僻或相距遙遠的地方。
|
風馬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僖公四年》載,魯僖公四年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後,接著又進兵征討楚國。楚成王便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毫無利害關係和牽連。即便放逸馬牛雌雄相誘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越界的事。不知貴國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呢?」後來雙方估量彼此實力相差無幾,真打起來,大家都無好處。便結盟和好,結束這件事情。後來「風馬牛不相及」被用來比喻事物彼此之間毫不相干。
|
秦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秦國位於西北,越國居於東南,兩國相距遙遠。借以比喻關係疏遠,互不關心。《宋史.卷一七八.食貨志上六》:「願陛下課官吏,使之任牛羊芻牧之責;勸富民,使之無秦越肥瘠之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