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6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陳若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高揚起『新女性主義』的獵獵旗幟。從陳若曦的一些以描寫婦女生活、探討女性命運及其生存現狀為主的數十篇短篇小說中,亦不難看出她的『女性意識』。」郝譽翔說:「當文革已成過去式的今天,陳若曦的小說還能揭露出什麼新的意義呢?這才是我們比較關心的事。陳若曦慣於採取自傳書寫,因此若把她的小說剝離掉文革、移民等特定時空的議題之時,我們發現,女性才始終是陳若曦真正關注的焦點。」 引用參考http://www.awker.com/hongshi/special/arts/art7.htm陳若曦佛教小說中女性形象與主題意識──以《慧心蓮》、...
杜斯妥也夫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室手記》是存在主義的完美序曲」。目錄目錄1 生平2 早年3 作家的起點4 後期創作5 長篇小說6 短篇小說7 影響 生平 早年 杜斯妥也夫斯基出生於莫斯科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在七個孩子中排名老二。他的父親是一名退休軍醫和徹徹底底的酒鬼,工作於莫斯科的Mariinsky窮人醫院。父親工作的醫院地處莫斯科的荒郊野嶺,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兒院便是僅有地標式建築。這些景象給年紀尚小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窮困者的憐憫深深刺痛著他的心靈。雖然父母不允許,年輕的杜斯妥也夫斯基還是喜歡去醫院花園走走,看看那些曬...
老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駱駝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書藝人》《正紅旗下》(未完成) 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 短篇小說《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 劇本《龍鬚溝》《茶館》等 評價●老舍有「文學語言大師」的稱號。●王源:「老舍的重要價值,突出地體現在他對文化批判及國民性問題的執著關注.而老舍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其切入點和出發點正是"京味"濃厚的老北京文化.濃染平民色彩的"京味...」(東嶽論叢 Dongyue Tribune 2002年,第04期)●劉勇:「老舍是"京派"文學的經典代表,是北京文化精神的...
馬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螺旋結構和多重獨白的方式,刻畫出拉丁美洲獨裁者荒淫無度、罪惡滿貫的一生。馬奎斯其他主要作品包括短篇小說《沒有人寫信給上校》(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 1968)、《樹葉風暴》(Leaf Storm, 1972)、《純真的艾倫蒂亞》(Innocent Erendira, 1978),以及小說《邪惡時刻》(In Evil Time, 1979)、《預知死亡紀事》(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 1983)、《愛在瘟疫蔓延時》(Love in the Tim...
呂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壇矚目。1936年,(牛車)楊逵的(送報伕)、楊華的(薄命),一起入選中國作家胡風所編的【朝鮮台灣短篇集-山靈】,成為最先被介紹到中國的台灣作家。1939年,呂赫若赴日本研究聲樂,他更深刻地體認到做為一個殖民地子民的悲哀,從而激發更飽滿的對抗能量。1942年返台,積極參項文化運動,加入由張文環所主編的(台灣文學),並擔任(興南新聞)記者,其後亦參與台中縣籍作家張文環、音樂家呂泉生所組成的「厚生演劇研究會」,熱衷於舞台劇的編寫與演出。呂赫若在戲劇、音樂與文學各方面,才情橫溢,曾被譽為「台灣第一才子」。1945年,戰爭結束...
朱西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對怨偶》,分別透過文明禮教、植物的生命意象、軍事人物典型、現代人婚姻觀等不一樣的創作概念,欲以短篇小說的篇幅,容納長篇小說的精魄,可視為臺灣小說家自覺地實踐系列連作創作形式的先軀。80年代開始,決定創作百萬字的家族小說《華太平家傳》,先後七度易稿、八度啟筆,至逝世方完成五十五萬字遺世。以「清明上河圖」般極度放慢時間的方式述寫,呈現庶民的文化與生活圖景,並在其中灌注個人畢生思考,討論基督教文明與中國文化融合之可能,可謂其思想之整體表現。 文學觀點以發揚中華文化精髓為己任,並致力於與西學的互通,他說:「今之文學論家多以...
莫泊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0~1893)法國小說家。善於短篇小說,一生寫了近三百篇,有「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為自然主義大師福樓拜的弟子,擅長以客觀冷靜的態度,剖析人生,刻劃人物,文筆簡潔,深刻動人。著有《脂肪球》、《俘虜》等短篇,尤以《項鍊》一篇為代表作,長篇有《她的一生》、《兩兄弟》等作品。
朵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翔咖啡屋》、1999年出版《從池塘出發》、2004年出版八輯式長詩《曦日》。另有散文集《斜月遲遲》,短篇小說集《紫紗巾和花》,長篇小說《不是荒徑》等。 朵思詩作善於運用意象,詩想豐富,不拘泥於題材限制,也不斷挑戰新的題材,例如《心痕索驥》即是少見以精神醫學入詩,頗受好評。  文學天使在詩人朵思年少時就已撒下種子,讓她寫詩一路走來,迄今已有近五十年時光。期許讓屬於文學的、思想的花朵得以綻放出滿園燦爛。這是朵思對自己和文學的承諾。孤獨的少女時期  朵思,本名周翠卿,生長在嘉義,是家中最小的女兒。父親是醫生,高壓且強勢,三兄四...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蝕》的創作。同年7月,離上海去日本,先住東京,後遷京都。客居日本期間寫有長篇小說《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說、散文詩作;以及《神話雜論》、《西洋文學通論》和《北歐神話ABC》、《中國神話研究ABC》等著作;《從牯嶺到東京》、《讀〈倪煥之〉》等論文。1930年4月,茅盾從日本回到上海。不久,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並一度擔任“左聯”執行書記。從此,茅盾和魯迅在一起,從事革命文藝活動和社會鬥爭。1931年,抗議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魯迅和茅盾等發表了《爲國民黨屠殺大批革命作家宣言》;1932年2月,發表《上海文藝界告世界...
Roald_Dah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世紀兒童喜愛的故事,如《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瑪迪達》和《怪桃歷險記》。他在創作可怕而恐怖的成人短篇故事方面亦十分成功,往往都有黑暗的幽默意識及令人驚訝的結局。很多本來發表在美國雜誌,就像婦女居家雜誌(Ladies Home Journal)、哈潑雜誌(Harper's)、花花公子和紐約客,達爾之後將這些文章收錄於文選集中發表,作品獲得了全球性的讚賞。達爾寫過超於60個短篇故事,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目,但只有一部分在他死後出版成書(見羅爾德·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