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族中的長者。《淮南子.覽冥》:「家老羸弱,悽愴於內。」唐.柳宗元〈唐故兵部郎中楊君墓〉:「既葬,其子姪洎家老謀立石以表於墓。」
石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在碑瓦磚上的文字。《南史.卷五七.范雲傳》:「下官嘗讀史記,見此刻石文。」
耳染目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三.韓愈》引)公諱啟,字某,河南人。其大王父融,王父琯,仍父子為宰相。融相天后,事遠不大傳。琯相元宗、肅宗,處艱難中,與道進退,薨贈太尉,流聲於茲。父乘,仕至祕書少監,贈太子詹事。公胚胎前光1>,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2>耳染,不學以能。始為鳳翔府3>參軍4>,尚少,人吏迎觀望見,咸曰:「真房太尉5>家子孫也。」不敢弄以事6>,轉同州7>澄城丞8>。益自飾理,同官憚伏9>。 〔注解〕 (1) 胚胎前光︰指生命孕育時,已受蔭前人之光。 (2) 擩:音ㄖㄨˋ,習染、感染。 (3) 鳳翔府:地約當...
目擩耳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見,耳常聞,因而受到影響。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銘〉:「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耳染,不學以能。」也作「耳濡目染」。
引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弓箭手。《宣和遺事.元集》:「宋江天曉,卻將文字呈押,差董平引手三十人,至石村根捕。」
踹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腳踩踏。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二齣:「狡狐兔穿透了荒穴,莽牛羊踹蹋了殘。」
墓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體名。刻於墓碑,用以表述死者生前行誼的文章。始於東漢,安帝元初元年立謁者景君墓表,厥後因之。其文體與碑同,有官無官皆可用,非若碑之有等級限制。
講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講習、研習。唐.柳宗元〈國子司業陽城遺愛〉:「則又講貫經籍,俾達奧義。」
刻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文字或圖案刻在碑、崖壁上。《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于太學門外。」
2.刻有文字、圖象的碑。《南史.卷五七.范雲傳》:「雲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韻,人多作兩句讀之,並不得韻。」
書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硃筆在碑石上書寫,以便鐫刻。後世稱書寫墓銘碑為「書丹」。《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熹平四年,……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水滸傳》第三九回:「小生只會作文及書丹,別無甚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