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各種主要的穀物。但五穀說法不一,比較普通的說法以稻、黍、稷、麥、菽為五穀。《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樹藝五穀。」《西遊記》第八回:「世有五穀,儘能濟饑,為何喫人度日?」
農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耕種稼等農務。晉.陶淵明〈桃花源〉詩:「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其父郭和以農耕為業,其母常氏乃河東路潞州黎城縣常武安的妹妹。」
呂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
明若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若觀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盤庚上》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1>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2>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乃亦有秋。」 〔注解〕 (1) 予:指盤庚,商朝第十七代君主,生卒年不詳。遷都後改國號殷,因遷都而作告諭臣民之書,即《書經》中的〈盤庚〉三篇。遵湯之德,行湯之政,諸侯來朝,商道復興,在位二十八年。或作「般庚」。 (2) 惕:懼怕。
洞如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若觀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盤庚上》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1>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2>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乃亦有秋。」 〔注解〕 (1) 予:指盤庚,商朝第十七代君主,生卒年不詳。遷都後改國號殷,因遷都而作告諭臣民之書,即《書經》中的〈盤庚〉三篇。遵湯之德,行湯之政,諸侯來朝,商道復興,在位二十八年。或作「般庚」。 (2) 惕:懼怕。
土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氣。《國語.周語上》:「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土氣不養,稼不成者也。」
樂業安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居樂業」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雜處。士相與言仁誼於閒宴,工相與議技巧於官府,商相與語財利於市井,農相與謀稼於田壄,朝夕從事,不見異物而遷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1>,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2>其食而美其服,雖見奇麗紛華,非其所習,辟猶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節,財足而不爭。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而且敬,貴誼而賤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嚴而治之大略也。 〔注解〕 (1) 不肅而成:不必嚴肅地教導便使之有所成就。 (2) 甘:動詞,津津有味地吃著。
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刑法嚴酷。宋.蘇軾〈志林〉一三首之七:「秦之所以富強者,孝公務本立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菽麥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不辨菽麥」。見「不辨菽麥」條。01.宋.林逋〈省心錄〉:「後世以文章明道,其弊至於菽麥不分,豈止不知稼艱難哉!」 
農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稼、莊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