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6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舊五代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朝薛居正等奉敕編撰,一百五十卷,為二十四史之一。據五代實錄和范質的五代通錄等資料編寫而成,首尾完備,事實詳盡,其中紀六十一卷、志十二卷、傳七十七卷。為別於歐陽修所編寫的《新五代史》,改稱為《舊五代史》。
同文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允祿等奉敕編撰。六卷。以梵文、藏文及滿文十二字頭,參照等韻四呼,三十六字母的異同,說明字音拼合的原理,而且以漢字注音,使漢語與梵音相貫通,對於研究音韻學有啟發作用。
三才圖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王圻與其子王思義共同編撰,一○六卷,十四門。全書以圖畫為主,附加說明文字。內容取材廣泛,涵蓋天文、地理與人事,故稱為「三才」,因為是圖表、圖譜和圖像的總會,故稱為「圖會」。書完成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西元1607年),萬曆三十七年(西元1609年)付梓發行。
南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至隋唐時期經學的分派。有南北二派:南學以王肅、王弼、杜預等人之學說為宗,主張推引古學;北學以鄭玄、服虔等人為主,主張兼採古今。唐代學者孔穎達編撰五經正義,兼採南北二學,南北學遂合而為一。
博古圖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王黼等編撰,三十卷,為金文方面的重要著作。內容包括各種器物的摹圖和銘文,並記載出土地點和收藏家,對後世研究古文字有很大的貢獻。
大唐西域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玄奘述,辯機編撰,十二卷。為記述玄奘求經途中所歷諸國的風土,是瞭解古代印度的重要典籍,英、法等國皆有譯本。簡稱為「西域記」。
本草藥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研究將植物、動物、礦物等作成藥物的學問。這類藥物以草本植物居多,故稱為「本草」。歷代的本草,或為私人著作,或為官方編撰,而以《本草綱目》集大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