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02 ms
共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輩對幼輩的愛稱。《北史.卷七八.麥鐵杖傳》:「將度遼,呼其三子曰:『阿奴!當備淺色黃衫。』」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周侯獨留,與飲酒這話,臨別流涕,撫其背曰:『阿奴好自愛。』」
|
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人心思。唐.白居易〈長恨歌〉:「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
臨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別的愁緒。唐.韋應物〈送陽氏女〉詩:「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
意孜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意殷切纏綿。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每日家重念想,再尋思,情脈脈,意孜孜。」明.高明《琵琶記.趙五娘憶夫》:「臨別也曾多祝付。嗏,那些兒個意孜孜,只怕十里紅樓,貪著人豪富。」
|
贈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馬鞭。贈策指春秋時代,晉國的隨會投奔秦國,晉國害怕他的才能為秦國所用,便用計勸說他回國。秦大夫繞朝為隨會送行時以馬鞭相贈,並且說:「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表示自己已看穿晉國招回隨會的計謀。見《左傳.文公十三年》。後泛指臨別時贈送物品或言語,以表明自己的心意。唐.盧照鄰〈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詩:「離言欲贈策,高辨正連環。」
|
征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離家遠行的人在旅途中所穿的衣服。唐.張說〈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詩:「相逢傳旅食,臨別換征衣。」清.毛奇齡〈南柯子.驛館吹蘆葉〉詞:「相逢風雪滿淮西,記得去年殘燭照征衣。」
|
默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靈暗中保祐。如:「臨別之際,期望你得到默祐,並祝你一路順風。」也作「默佑」。
|
丟紙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閩臺民間婚俗之一。在迎親禮車啟程時,新娘子須立即從車內丟出一把紙扇,因「扇」與「散」同音,表示結婚的女子做為告別父母的紀念。一說是希望新娘子在離開的剎那,借丟扇將舊有不好習氣,全部拋棄殆盡,面對新生活。也稱為「放扇」。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