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拉巴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thalia malapana Shirôzu & Chung, 1958 馬拉巴綠蝶 展翅寬75~88mm,外型與甲仙綠蝶(Euthalia hebe kosempona Fruhstorfer, 1908)近似,但本種體型較大,前翅白色斑點帶與後緣之間有兩個白色斑(雌蝶為一個白斑),後翅前翅至中央有一白色縱斑,甲仙綠蝶則是兩個白色斑點。 成蟲主要發生期為5~7月,分佈於中部中低海拔山區,如中橫公路等。
連珠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氏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蝶。軀體背側褐色,腹側白色。前翅三角形。後翅扇形,外緣波狀,M3脈末端突出。翅背面底色褐色。前、後翅有鮮明白色帶紋,於前翅M3脈分為兩列。外側有一白點。前、後翅外側有黑褐色斑點列,其外側有模糊白線紋。翅腹面底色泛青色之白色,於翅背面白帶相應位置有白帶,白帶外側有橙色帶,橙色帶內有由黑紋與白紋組成之斑紋。外緣有黑褐色線紋。緣毛褐色與白色。
黃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白色。前翅前緣弧形。後翅外緣稍波狀。翅背面底色棕褐色,翅面外側有黑色線紋,中央偏外側有黑色點列,內側有黑褐色線紋及線紋。前翅翅端黑色,內有黃色小點。前翅中央有邊緣不規則的黃色寬斜帶,中室內有兩枚黑褐色鏤空紋。翅腹面底色暗黃色,前、後翅面中央均有排成斜列之褐色鏤空弦月紋,外側有一列黑褐色點列。翅面內側有黑褐色曲折線紋。翅基有數只黑褐色小紋。緣毛褐色。
黃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蝶。軀體背側黃色,腹側黃白色或褐色。前翅前緣弧形,外緣M1脈末端突出成角狀,CuA1脈末端也突出成角狀。後翅M3脈末端突出成角狀。翅背面底色黃色,綴有黑色斑點與線紋。沿外緣有線紋,翅面黑色斑點曲線排列,外側斑內常有藍白紋。中室端及中室內有數只黑斑。翅腹面底色黃色、黃褐色或紅褐色,表面有濃淡不一暗褐色斑紋。後翅中室端有細小銀白色鉤狀紋。緣毛白色,翅脈端暗褐色。
黃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斑蝶 Sephisa chandra androdamas Fruhstorfer, 1908 Sephisa chandra androdamas Fruhstorfer, 1908 黃斑蝶,又稱雌黑黃斑蝶、黃胡麻斑蝶、櫟繚斑蝶、東方帥蝶、帥蝶、燦蝶。 特有亞種。中型蝶種,雄蝶前翅長約33mm,雌蝶約41mm。 本種一年約有三個世代以上發生,在台灣,4月到11月可見到成蝶飛行。幼蟲主要取食殼斗科之青剛櫟、赤柯。雌蝶會將卵產於其他昆蟲(如象鼻蟲)捲曲葉片遺留的蟲巢。
台灣黃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黃斑蝶 Cupha erymanthis 雄蝶前後翅背面為黃褐色,上翅翅端、外緣有黑色斑紋,中央具黃色斜斑紋;後翅外緣有波浪狀深褐色斑紋,中央橫線各翅室有黑色圓斑。翅腹面顏色較淡,斑紋與翅背面相同。雌蝶前翅較雄蝶寬,其他差異不明顯。幼蟲以楊柳科之垂柳、水社柳、水柳以及大風子科之魯花樹等植物葉片為食草,雌蝶產卵於寄主新葉或嫩莖,幼蟲棲息於葉面,受驚擾會捲曲假死,或吐絲垂降至地面,化蛹於寄主葉裡或附近隱蔽處。全年皆可見到成蟲活動,在冬季以成蟲越冬,喜訪花、吸食腐果或濕地水分。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尚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緬甸、印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爪哇、蘇門...
端紫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蝶。軀體黑褐色,腹側散佈白點。前翅翅端圓弧形;前緣弧形。後翅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沿外緣有小白點列,內側有白點列。後翅常泛紅褐色。雌蝶前翅有強烈藍色金屬光澤。雌、雄蝶均可能於後翅有白帶,前翅翅端也時有白紋。翅腹面底色褐色,沿外緣有似翅背面之白點列,後翅Sc+R1室近中央有一白紋。緣毛黑白相間。
小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蝶。軀體背側褐色,腹側白色。前翅M1脈末端突出。翅背面大部份橙紅色,前翅前側黑色,後側也有黑色碎斑。前翅翅基附近及後翅翅基至內緣有泛金色光澤之褐色紋。後翅外側有一列黑色圓點列,亞外緣有一列黑色小點列。翅腹面斑紋複雜,前翅橙紅色斑及白斑似翅背面。其他部份成濃淡不均淺褐色,雜有白色線紋、白紋、藍紋及眼紋列。緣毛白色,翅脈端暗褐色。
國姓小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姓小紫蝶 Helcyra plesseni (Fruhstorfer, 1912) Helcyra plesseni (Fruhstorfer, 1912) 國姓小紫蝶,又稱普氏白蝶、台灣白蝶。 台灣特有種,中型蝶種,雄蝶前翅長29mm,雌蝶32mm。 成蝶發生期為每年3月至6月及7月至9月,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000公尺的山區,偶而可在2000公尺的山區發現其蹤跡,在台灣東北部的海岸也有族群分布。 幼蟲的寄主植物為榆科之沙楠子(Celtis biondii)。成蝶喜愛吸食腐果、動物屍體,雄蝶具有強烈的領域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