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縫製於衣物上各式各樣的圖案。如:「他那條牛仔褲上的卡通花很好看。」
2.在上釉的陶瓷製品表面壓印圖案。如:「花淺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平靜。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我這些時眼跳腮紅耳輪熱,眠夢交雜不寧。」《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一出》:「伊回京闕,沒一日暫時得少歇,織素織縑不寧。」也作「寧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足合意。如:「這番恭維的話使他聽了感到十分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黏牢固。如:「郵票要緊,以免脫落。」
2.緊緊的靠著。如:「射擊的時候,槍托要緊肩窩。」
正月十六門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遲了半個月。依民俗農曆新年正月初一門神,而到正月十六才,足足晚了半個月,新年都過了。指錯過時機的意思。《金瓶梅》第八九回:「正月十六門神,遲了半月!也入了土,纔來上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典錢、質錢。《宋書.卷六四.列傳.何承天》:「時有尹嘉者,家貧,母熊自以身錢,為嘉償責。」
2.找回的餘款。《水滸傳》第二三回:「酒家看了道:『有餘,還有些錢與你。』」
3.賠補錢財。《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這樣激著他,他就替你用力,連錢都是肯的。」《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制臺知道饒鴻生是個富家子,又兼年紀輕,肯錢,又肯做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作畫手法。將紙、布等各種不同的材質,撕剪成細小的碎片,再黏於打好底稿的畫布上。亦指以此種手法完成的作品。如:「她在兒童才藝班教畫,這次畫展展示的多半是學生的創作。」「他將在這個月底舉辦個人創意畫展。」
票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供黏郵票的卡片。以白色卡紙印製,為摺疊式,內面有黏郵票的方框,並附有透明膠膜。今多用護票卡,票卡已罕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在神佛塑像上金箔,以示崇敬或還願。見《洛陽伽藍記.卷五.城北》。後比喻為誇耀自己。如:「實實在在做事,別老要功,往自己臉上金。」
網點(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點(紋路)紙是一種用在透明片上的透光性紙,在各種不同顏色、不同密度的網點或花紋,可用來區別同一畫面中不同的圖形或圖案,尤其在表現數學圖形(如圓形圖、直方圖)時,這種網點(紋路)紙可以清楚的區分各類項目,亦可使畫面不至過於單調,以顯示效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