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9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底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底細,或蘊藏於內心而不輕易示人的部分。《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一到上海,就搬到禮查客店,住了一間每天五塊錢的房間,為的是場面闊綽些,好叫人看不出他的底蘊。」
高枕無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丈夫在家時還好,若是不在時,只宜深閨靜處,便自高枕無憂,若是輕易攬著個事頭,必要纏出些不妙來。」
自知之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指能認清自己的能力、優缺點。語本《老子.第三十三章》。[例]他很有自知之明,辦不到的事情,絕不輕易允諾。
啞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瞞著我們,將銀子與他出去瞎撞。我想那銀兩,不是你的妝奩,也是三兄弟的私蓄,須不是偷來的,怎看得恁般輕易!」二人一吹一唱,說得顏氏心中啞口無言,心下也生疑惑,委決不下。把一天歡喜,又變為萬般悶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裝在門、窗、箱上,使人無法輕易開啟的器具。通「鎖」。
兵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敵人。語出《荀子.議兵》:「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者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後也用來比喻輕易得勝。《晉書.卷六六.陶侃傳》:「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陛下離京纔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北舉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作「兵無血刃」、「軍不血刃」。
千方百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方百計」的「方」和「計」,指的是方法和計謀,「千」和「百」,則都是用來表很多,所以「千方百計」就是用了很多的方法和計謀。此一成語可見於宋代彭龜年的〈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疏〉。彭龜年,字子壽,清江人。南宋乾道進士,歷任煥章閣待制、知江陵府,遷湖北安撫使。諡忠肅。在朝言事,善惡是非,辨析甚嚴。他的〈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疏〉,即是勸諫君王應以古代聖君為榜樣,當朝中小人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想要蒙蔽聖上的時候,不要輕易聽信讒言。他批評朝中奸佞小人「千方百計誤陛下之聽」,使皇上無法省察群臣的諫言。「千方百計」這句成語可能出於此,就用來形容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
承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允、同意。如:「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承諾。」《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凡俄國允讓之利益,中政府悉承諾之。」
拋頭露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婦女不輕易出門,因此若外出見到生人則稱為「拋頭露面」。《金瓶梅》第六九回:「幾次欲待要往公門訴狀,爭奈妾身未曾出閨門,誠恐拋頭露面,有失先夫名節。」《蕩寇志》第二回:「至於小女素日亦不拋頭露面,今日因她的母親陰壽,故到玉仙觀裡進香,不意弄出這等事來。」也作「露面拋頭」。
2.泛指人輕易出現公眾場所,多含貶義。如:「只知道整天拋頭露面,搶出鋒頭的人,不受歡迎。」也作「露面拋頭」。
裝腔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案驚奇.卷三三》:「他這妻子姓蘇,也不平常的人。原是一個娼家女子,模樣也只中中,卻是拿班做勢,不肯輕易見客。」 02.《黑籍冤魂.第八回》:「這錢師爺看見東翁來,要裝些身價,曉得吳瑞庵燒了案卷,功名決計不保,所拿班做勢的,不肯一請就去。」 參考詞語︰捉班做勢注音︰ㄓㄨㄛ ㄅㄢ ㄗㄨㄛˋ ㄕˋ漢語拼音︰zhuō bān zuò shì釋義︰猶「裝腔作勢」。見「裝腔作勢」條。 01.《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萬一不肯時,做妹子自會勸他。只是尋得主顧來,你卻莫要捉班做勢。」 參考詞語︰妝喬作勢注音︰ㄓㄨㄤ ㄑ|ㄠˊ ㄗㄨㄛˋ ㄕˋ漢語拼音︰zhuāng qiáo zuò shì釋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