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珍珠港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件簡介1939年歐戰爆發,而日本也被美國告知將廢止日美通商航海條約。此條約一旦廢止,則日本所需的原料和資源都將面臨極大挑戰。日本只能選擇南進到印尼等擁有豐富資源的島嶼,但又必須面臨英、美可能的阻撓。另一方面,德國在歐洲發動快速的攻擊,並在1940年令法國投降。這使日本國內也興起了,是否應該與德國結盟的爭論。在客觀上來說美國的總和戰力大大超越日本,若與之開戰取勝機會很小;但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日本被美國要求由中國撤兵,東條英機領導的軍國主義政府自然不可能就此放棄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因此在1940年與德、義結盟,並做好和英...
海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滬上,上海市。《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海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凡冶遊子弟,傾覆流離於狎邪者,不知凡幾。」
三通四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對臺灣海峽兩岸的通郵、通航、通商及經濟、科學、文化、體育等方面的交流。
夜以接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形容日夜不停,在《管子》和《莊子》書中都曾出現。《管子.禁藏》說:一般人之常情,都會趨利避害。商人通商時,總是夜晚接續著白天,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趕路,是因為利益在前的緣故。其原文雖作「夜以續日」,其實就是「夜以繼日」的意思。《莊子.至樂》說:地位尊貴的人日以繼夜為獻可替否而思量,對於養護自己的形體就有所疏忽了。
黃埔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年),清廷遣耆英與法國代表在黃埔所訂的通商章程。允許法國人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自由居住、往來與通商
市舶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唐置,於廣州、泉州、杭州等處與域外各國通商,掌蕃貨、海舶、徵榷、貿易之事,猶今之海關。宋元明因襲之,清廢。
亞當斯密(Adam Smith)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戶幕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十七世紀,日本德川家康打敗豐臣秀吉後所建立的政權機關。爾後在長達兩個半世紀中,對內抑制諸侯勢力,對外限制外來文化,實行鎖國政策。後因經濟困難、社會不安、外國通商等因素,政權發生動搖,因而還政於天皇,江戶幕府時代正式結束。
真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約在今柬埔寨民主國,國都為吳哥城。歷代與中國通商,交流頻繁。漢代稱為「扶南」,唐代始稱為「真臘」。
省用足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省費用,充實財富。《國語.晉語四》:「輕關易道,通商寬農。懋穡勸分,省用足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