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洋大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洋通商大臣的簡稱。設於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隸(河北)、山東、奉天(遼寧)三省的洋務、海防及關政事務,由直隸總督兼任。
屠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宰殺及販肉。如:「家庭主婦喜歡購買本地屠販的溫體肉品。」《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市東有通商、達貨二里,里內之人盡皆工巧,屠販為生,資財巨萬。」
外交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部。掌理國際交涉及有關在外僑民、居留的外人、國內外通商等事務。我國於部下分設亞東太平洋、亞西、非洲、歐洲、北美、中南美、條約法律、國際組織、禮賓、總務等司。
南洋大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為南洋通商大臣的簡稱。清咸豐十年設置,由兩江總督兼任,職掌江蘇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長江沿岸一帶的洋務、海防及關政。
惠陽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廣東省南部、東江下游南岸。清德宗光緒二十八年(西元1902),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允闢為商埠。境內出產以米、魚、鹽為主。
海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清時代禁止外國人到中國沿海通商,或禁止中國人到海外經商所採取的措施。
蓄銳養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蓄銳氣,保養威力。《周書.卷三一.韋孝寬傳》:「今若更存遵養,且復相時,臣謂宜還崇鄰好,申其盟約,安人和眾,通商惠工,蓄銳養威,觀釁而動。」也作「養銳蓄威」、「養威蓄銳」。
商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商條約的縮稱。參見「通商條約」條。
寧波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浙江省東北,甬江與支流餘姚江的匯流處,是交通與通商要點。原為鄞縣核心地區,於西元一八四○年被英軍占領,南京條約訂立之後,乃正式開港。有紡織、食品工業。
大三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兩岸間直接通商、通航、通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