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0006/21.html4.黃金平、鄧禾澳,(2002),美水權制度對構建我國水權制度的啟示,重慶大學法學院。5.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872
馬關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四川省重慶市北方,對日抗戰期間,學校、文化機關多遷設於此。
青年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三民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時正值對日抗戰,為號召全國青年效法黃花崗烈士犧牲奮鬥、不畏危難的精神,決議以三月二十九日為「青年節」。
林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8~1943)字子超,號長仁,晚年別號青芝老人,福建省閩侯縣人。早年加入同盟會,並策動參與辛亥九江之役。民國成立後,掌理政務議事多年,二十一年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三十二年病逝重慶,享年七十六歲。
李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渝(1944年-),成長於台灣的知名女作家,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1],現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系。她本籍中國安徽,生於中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重慶。另外,她亦是台灣知名作家郭松棻的妻子。台大外文系畢業,後來赴美從事藝術史研究、教書與定居的李渝,是台灣保釣運動學生之一。1980年代,重新投入寫作行列的李渝,文筆充滿現代主義,並用特殊純文學筆觸,刻劃政治轉變中的台灣。2006年,教育部主導的少年文學讀本將她短篇小說〈朵雲〉列為1980年代台灣文壇的代表作之一,並稱李渝文字充滿了「留白的藝術」。             ...
巴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在四川省重慶之南,位於長江、嘉陵江會口之西岸。因四川省的水全傾注於此,江流其下,形若巴字而得名。
行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因應時局變化而暫定的首都。[例]抗戰時期,行都重慶發揮了鞏固後方、安定軍心的功能。
政治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大學之一。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民國十八年改制為中央政治學校,校址設於南京。對日抗戰期間,學校隨政府西遷至重慶小溫泉。勝利後遷返南京。三十五年,將中央政治學校與中央幹部學校合併,改制為「國立政治大學」。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後,於民國四十三年在臺復校。現址位於臺北市文山區。
汪兆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3~1944)字精衛,廣東番禺人,留學日本。早歲入同盟會,致力革命。曾謀炸清室攝政王未成,被捕繫獄,辛亥光復後得釋。民國成立,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參政會議長。民國二十七年,對日抗戰期間,潛離重慶,至南京附敵,組織偽政府,為國人所不齒,抗戰勝利前病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