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陶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一名淵明,字元亮,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牧豬奴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賭博或弈棋。語出《晉書.卷六六.列傳.陶侃》:「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搏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將則加鞭扑,曰:『樗蒱者,牧豬奴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生之法言,不可行也。』」
一刀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針見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潯陽人,東晉名臣。父親早年亡故,自幼由母親撫養成人,並以恩威並重的方法教導,對陶侃日後為官的清廉,有著很大的影響。典源此處是記錄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廁所時,看見一個身穿紅衣、包著頭巾的人,說他以後會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個看相的人,也說他左手中指有一條垂直的指紋,將來地位會非常尊貴、崇高,會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針刺破手指,鮮血噴灑到牆壁上,居然形成了一個「公」字。再用紙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發明顯。陶侃後來果真當了八州的都督。這是關於「一針見血」的一段故事。後來「一針見血」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演變...
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89~340)字元規,晉鄢陵人。明帝立,奉遺詔輔政,成帝朝為中書令,政事一決於亮,平蘇峻之亂,拜征西將軍,後代陶侃鎮武昌,遙執朝政。時晉室偏安,亮力圖恢復中原,未成而卒。
分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其短暫的時間。《晉書.卷六六.列傳.陶侃》:「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截髮留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侃之母為招待賓客而截髮變賣,換取米糧的故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後比喻女性待客十分誠摯。《隋唐演義》第四回:「只他母親寧夫人,他娘子張氏,也都有截髮留賓、剉薦供馬的氣概。」
松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的孩童。後世用以比喻短壽。 (3) 陶潛:西元356∼427,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4) 遺:捨棄。 (5) 一丸五色:五種顏色藥丸。指長生不老藥。 (6) 松薪:以松木為柴火。薪,木柴。
惜分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極微少的時間。《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養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培養聲望。《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君子當正其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北史.卷五六.魏收傳》:「不養望於丘壑,不待價於城市。」
封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件封緘加蓋印記。《晉書.卷六六.陶侃傳》:「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