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死不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天下無有敵手。方才聽了你的話,我想出一條'連環計'來,先把你許配給呂布,然後再暗中獻給董卓。你去離間他們父子兩人,讓他們因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後挑撥呂布去殺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為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蟬緩緩站起,態度堅決他說:“我已許下大人雖萬死也決不推辭,如果不能遵計殺死董卓,以報國恩,願意死在萬刃之下!”玉允和貂蟬共同謀劃,實現了“連環計”,結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相反詞 5.例句
貂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世傳東漢王允有歌姬名貂蟬,王允本許貂蟬嫁呂布,後卻改獻董卓,欲離間兩人,呂布因此殺卓,復娶貂蟬。
精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索:索求、索討。 (3) 無行危:謂莫行圍梁之危事。
寇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恃其功,在庭院燃巨燭,耀如白晝,「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帝亦待寇準極厚,王欽若很是嫉妒。乘機挑撥離間,讒言中傷,欽若說: 「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又說「寇準之孤注也,斯亦危矣。」。景德三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降為刑部尚書,知陝州。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後因參與宮廷權力鬥爭,被丁謂等人排擠。貶至雷州(今廣東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陽)等地,病死於當地。一天宋真宗問:「吾目中久未見寇準,何也?」左右畏丁謂之淫威,竟不敢言。 著作留有《...
反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敵方的間諜傳遞假情報,或者散布離間的謠言等,使敵人發生內鬨,藉以取勝的方法。《史記.卷八二.田單傳》:「田單聞之,乃縱反間於燕。」《三國演義》第四五回:「還將反間成功事,去試從旁冷眼人。」
削足適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故事內容 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於是設計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挑撥離間了晉獻公和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吾的感情,逼使他們逃奔出國,而讓晉獻公派兵捉拿他們。《淮南子.說林》評論此事,認為骨肉之間本來應該互相親愛的,但因為受了壞人的挑撥離間,即使是父親,也會殺害親生的兒子。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殺頭便冠 相反詞 天衣無縫 5.例句你為了配合家教的時間,竟放棄自己喜愛的一門課程,這不是削足適屨嗎?
做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晉:晉國,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3) 鄭:周朝諸侯國之一。故址位於今河南省新鄭縣。 (4) 執事:執掌事務的人。 (5) 鄙遠:指秦國若得鄭地以為國,則須越過晉國之地。 (6) 倍:增加。阮元之校勘記言此字當作「陪」。 (7) 舍:通「捨」,放棄、捨棄。 (8) 東道主:東邊...
秦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解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離間。《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掀風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鼓動風潮,惹起事端。如:「這種說法一點根據都沒有,你少在那裡掀風播浪,挑撥離間。」也作「掀風鼓浪」、「興風作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